江溪中文 > 北宋大法官張三和誰在一起了 > 第三百五十九章 難就難在這多一步

      第三百五十九章 難就難在這多一步

      富弼道:“但如果是將法家之法代入其中,就不難發(fā)現(xiàn),他的這個解釋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法家之法為得是君主利益,為得是國家利益,而百姓不在其中,這也是法家為何而亡的原因。

      而法制之法是捍衛(wèi)個人正當權益,以此來論,在法家之中,是不可能存在法制之法的,故此他必須要否定法家之法。”

      王安石補充道:“而儒家之法是以仁政為先,仁政就是君主寬仁待民,結合起來就是為國為民,唯有治國理念擁有為民思想,法制之法才能存在。”

      說到這里,他呵了一聲:“那小子認為儒家之法勝于法家之法,其原因就在于儒家之法是可以與法制之法并存,而法家之法是不可以的,他其實還是在夸他的法制之法。”

      富弼點點頭,又道:“法制之法就是捍衛(wèi)個人正當權益,但這簡單的一句話,卻能夠解釋清楚百家之利弊,唯有一門思想才能夠做到這一點,這其實就是一種全新的思想。”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法制之法是什么?

      法家之法、儒家之法、法制之法三者的關系。

      為何要否定法家之法?

      又該以誰為先?

      這都是上堂課遺留下的問題。

      雖然這堂課張斐并沒有針對這些問題一一解釋,但是其實全部都解釋清楚。

      趙頊問道:“若依此法,可解國之弊政?”

      “不可以!”

      王安石非常果斷地回答道。

      “為何?”

      趙頊稍稍一愣:“張三說得好像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