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宋大法官張三和誰在一起了 > 第六百八十九章 算無遺漏

      第六百八十九章 算無遺漏

          都認為檢察院在包庇對方。

          但是也檢察院非常強勢,我們是根據原則做事,是不會受到輿論的影響,你們愛怎么說就怎么說。

          這事情反而是在變得簡單化,因為大家都在彈劾檢察院。

          都不存在爭議。

          這時候,皇帝就不得不站出來。

          于是趙頊召開了一個樞要會議,只有宰相和許遵參加。

          許遵依舊是那番解釋,“回稟陛下,程頤擔任檀州團練副使,他是有權力安撫那些士卒的。

          而程昉是有皇命在身,同時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其中存在貪污受賄,只是官府準備不足,未能提供合理的衣食。

          這導致士兵忍受不住,故而逃往城里,但經過一番休息后,他們還是回到河道上繼續修建河道。

          檢察院經過一番審查之后,認為這不足以提起訴訟。”

          趙抃也站出來道:“啟稟陛下,我們皇庭也知道此事,對于程頤指控,純屬誣告,即便檢察院起訴,我們皇庭也不會受理的。”

          王安石道:“趙相公,你莫不是暗示對于程昉指控,就是證據確鑿?”

          趙抃道:“那道密狀只是針對程頤,而非是指控程昉。”

          司馬光站出來道:“為什么官府會準備不足?不就是因為程昉在河北地區大興勞役,勞民傷財,以至于河北官府山窮水盡,已經難以再興修河道,當初我就說了,開浚東流不可急于一時。”

          王安石道:“不急于一時?你怎說得出口,河北年年水患,多少無辜百姓受難,難道朝廷眼睜睜看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

          司馬光道:“我當然不希望見到,但你這么做,是雪上加霜啊!犧牲民生去修建河道,這簡直就是本末倒置。”

          王安石道:“不修河道,若遇水患,你們又借題發揮,說是官家不仁所至,神也是你們,鬼也是你們,真是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