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張三求書名 > 第七百八十四章 保險法案

      第七百八十四章 保險法案

          漕運無小事,這必須跟王安石、薛向他們商量,關鍵薛向也是其中一個重要證人。

          三司。

          “不錯,關于漕船和商船混編是我規定的,因為漕運里面實在是太腐敗,我也有心無力,只能采取這種方式,讓他們相互監督,若是出事,盡量做到有責必究。”

          薛向又道:“至于是不是漕船的原因,確實是極有可能,因為我剛去上任的時候,也發現許多漕船是破舊不堪,但在漕運里面,但凡是要出錢的事,往往是沒有管,亦或者偷工減料,我對此進行過一番整頓,不曾想,我這離開才幾年,又變成原樣。”

          張斐道:“但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不然的話,這會影響到國家的大方針。”

          薛向不禁看向一旁的王安石。

          王安石猶豫片刻后,才開口道:“不瞞你說,其實早在一年前,我與三司使就已經在籌備這事。”

          張斐立刻問道:“王學士打算如何解決?”

          王安石道:“我跟三司使都認為要想解決漕運一事,還是得利用事業法,因為漕運關乎著國家的財政命脈,是決不能依靠商人。

          但是遵循舊制,這種情況又是不可避免的,給朝廷造成的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事業法是唯一的出路,我們打算在幾個交通重鎮,成立幾個運輸事業署,全面負責朝廷的運輸。

          如今商業愈發繁榮,越來越多的人在各地販賣貨物,只要這事業署能夠壟斷,這里面還是有利可圖的。”

          張斐點點頭,其實他也是這個辦法,朝廷完全壟斷,漕運只會徹底腐敗,但要完全交予商人,等于是商人捏著大宋的經濟命脈,這也是不可能的,就是他愿意,朝廷也不可能答應的。

          事業署就是唯一解法。

          走一條中間路線,之前薛向在發運司就已經是這么干,將商船和民船混編,讓他們相互監督,但這個做法,只成立于薛向在的時候,他一走,馬上就回到原樣。

          這是需要制度和法律的共同努力。

          張斐道:“既然王學士已經想到辦法,為什么沒有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