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宋大法官 > 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

      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

      而宋朝之所以如此特別,其中一個非常非常關鍵原因,就是宋朝不抑制兼并,而不是說不抑制商業。

      不抑制商業,其實也發展不到這種程度。

      畢竟國家的經濟基本盤,還是農業經濟。

      但不抑制兼并,那就有可能。

      抑制兼并,主要是將百姓束縛在田里,當你不抑制兼并時,大量失去田地的百姓就只能來城里謀生,才會有這般繁榮。

      這么多人要謀生,就不可能做到封閉式管理。

      地方有限的,市民為了做買賣謀生,當然希望打破坊墻,這是需求所至,且商業肯定是追求開放的。

      其實在北宋初年,統治者們還是希望能夠繼承漢唐的里坊制度,這到底便于管理,但是市民們不答應,要再搞里坊制度,就沒有地方做買賣,故此他們希望將店鋪臨街開放,這樣不但有更多地方可以謀生,也方便做買賣,經過一番斗爭之后,最終北宋統治者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直到徽宗時期,北宋政府才正式對這些臨街店鋪征收“侵街房廊錢”,雖然用的是“侵”,但收得卻是稅。

      其實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合法,最簡單明了的方式,就是看國家是否對此征稅,只要征稅那就肯定合法,這比律法都要靠譜的多。

      由于許遵本就是京官,故此在汴梁有自己的住處。

      可是當張斐來到許遵的住處時,不免是大失所望,這跟他想象中的豪門大宅完全不一樣,雖然很干凈,而且面積也不小,有前后兩院,有左右廂房,但顯得比較破舊,關鍵是那大門,最多也只允許兩個成年人并肩而過,可不是影視劇里面那種高門大宅。

      張斐不禁感慨道:“恩公,你未免也太清廉了吧。”

      在路上張斐經常與許遵經常討論律法,他很多觀點,不但深得許遵之心,而且還能夠令許遵眼中一亮,二人關系也由此變得更為親密,張斐都已經改稱許遵為“恩公”。這當然是張斐主動為之,因為張斐心里非常清楚,他在這個世界唯一的靠山,那就是許遵。

      許遵呵呵道:“這都還是租的。”

      “租的?”

      張斐更是大吃一驚,又道:“這不對呀!據我所知,咱們大宋官員的俸祿可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