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宋大法官 > 第七百二十七章 死局?

      第七百二十七章 死局?

          其實保守派的官員,也不是真的要逼迫司馬光引咎辭職,其實司馬光在保守派的基本盤還是非常穩定的,到底外面那一圈人可都是他派出去,如蘇軾、蘇轍、范純仁等人。

          他們只是希望司馬光施壓公檢法,至少你得站出來,你身為掌門,屁都不放一個,叫我們怎么支持你。

          是司馬光自己覺得,有愧大家,他也很想將薛向給趕出朝廷,但同時他又不愿施壓公檢法,只能是辭職,夾在中間,他自己都難受。

          如今司馬光不但站出來,甚至直接表示要捍衛商人和地主的權益,這可真是振奮人心。

          而且這話說回來,其實這才是使用公檢法的正確方式。

          最初保守派支持司馬光的司法改革,為得就是要抗衡新政。

          如何抗衡?

          是防守,而不是進攻。

          因為當初保守派是判定,新政必將會與民爭利,如果能夠保護民之利,就不需要懼怕新政,這就是一種制衡。

          相反,御史臺是帶有攻擊性。

          所以,雖然二者針對的都是均輸法。但是切入點是完全不同的,御史臺就是直接控訴發運司的官員,要將他們給定罪。

          而司馬光說得,是保護商人的權益,而這才是公檢法所擅長的。

          就說這場官司,公檢法主要也是保護薛向的利益,而非是要干死御史臺,最多就是羞辱一番。

          所以,是選擇御史臺,還是公檢法,其實就是一個攻守抉擇。

          如今進攻不利,改為防守,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而在皇帝拍板之后,御史臺先撤回對薛向的通緝令,但也只是撤回針對薛向的罪名,而不是說御史臺的整個判決都被推翻,然后皇庭才給出最終判決,宣布薛向無罪。

          其中默契盡在不言中。

          而在宣判的當日,薛向就被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