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千古第一駢文橫空出世
為了確保萬一,眾人拿著喻氏長者默寫的,和聶主簿記下來的先對照了一遍。
“這些字都確保對著吧?”
“對不對的,改天登門找袁將軍直接請教不就完了嗎?”
眾人也不吃飯喝酒了,直接把案幾上的好酒好菜都推到地上,讓下人拿來竹簡和筆,開始抄寫起來。
一場豫章強族大姓們為試探袁耀而準備的宴席,就這么變成了小學生抄課文的現場。
當然這些土著里面,也有文化水平比較低的人,聽不明白這篇駢文,也理解不了袁耀的抒情立意之處。
但見學問最高的喻氏長者和諶禮兩人神情極為凝重,而且在場大多數人都對這篇駢文贊不絕口,這幾個土包子也只能假笑著附和眾人。
今天,對豫章郡來說無疑是意義重大的一天!
只要讀過幾年書,胸中有些許點墨之人,在讀過袁耀版的《滕王閣序》后,都會手不釋卷,贊其勝過所有駢文!
一時“洛陽紙貴”提前在南昌上演,實際上別說買不到本就珍貴的紙張了,就連一向供過于求的竹簡居然短短幾天就直接脫銷了。
要知道江南之地不缺竹子,而豫章士人稀少,用作書寫的竹簡從來不缺,但就短短三天,市面上已經是看不到竹簡了。
甚至有奸商敏銳地嗅到了商機,大肆囤積便宜的竹簡,雇傭了一批寒門庶子抄寫了十幾大車竹簡的《滕王閣序》,然后立刻分三路運往中原、荊襄、吳越之地去販賣。
因為袁耀當時沒有對此文命名,豫章土著們一合計,先將其暫稱之為《豫章賦》。
眾人請教袁耀時,袁耀也沒異議,畢竟現在還沒有滕王閣,這個丐版《滕王閣序》只能改個名字。
《豫章賦》后來一經流傳到中土士族圈子,立刻成為了所有文士、名人矚目的存在。
據說第一批運《豫章賦》竹簡到中原販賣的奸商,最高一份竹簡賣出了一萬錢的價格!
當然,現在的袁耀還沒有意識到,這篇《豫章賦》會使他在中原士族中聲名鵲起,會給他的形象帶來多么大的提升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