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三國之仲氏太子 > 第144章 清平一心為國,亂世分而事之

      第144章 清平一心為國,亂世分而事之

          諸葛亮這次是真的發(fā)了狠。

          既然拿不準(zhǔn)袁耀內(nèi)心到底是一個舉賢避親還是任人唯賢的人,那就直接從他厭惡的人和事情上下手。

          你袁耀越討厭哪個人,我就越要為他說好話!

          而對于袁耀而言,諸葛玄一定是他最為嫌惡的對象。

          在被袁術(shù)任命為豫章太守后,諸葛玄理應(yīng)為袁術(shù)效力盡忠,也應(yīng)該靠攏袁耀這一方。

          為舉主盡忠,是漢末乃至魏晉時期的社會準(zhǔn)則。

          而諸葛玄卻選擇背棄袁家父子,直接倒向了昔日的上級荊州牧劉表。

          諸葛玄的行為,往輕了說是墻頭草兩邊倒,往重了說是忘恩負(fù)義。

          這種情況下就算袁耀直接斬了諸葛玄,世人也說不出什么。

          但袁耀只是選擇了罷免和貶斥諸葛玄。

          這倒不是袁耀心存仁厚,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袁耀此舉不過是為了顧及到一些情面。

          畢竟是老爹任命的秩兩千石地方大員,就這么殺了也有些打自己爹的臉。

          可以先把諸葛玄貶斥到外地,過一段時間再隨便找個罪名然后殺了,也不會有多少人注意。

          雖然諸葛亮并不認(rèn)為袁耀會是那般狠辣之人,但他為人謹(jǐn)慎持重,凡事都深思熟慮,會考慮任何最壞的情況。

          因此他不得不防,袁耀有對自己叔父下手的心思。

          索性借今天的以進(jìn)為退之計,試探袁耀到底如何想的。

          諸葛亮說了一大通,袁耀直到最后一句才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