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6年,或者說往后幾年,想在國內做一部特效大片,是不切實際的事情。 投資與回報,差距太大,不成正比。 可能投資10個億,僅僅收回一個億的成本。 華語影片,其主戰場在于內地。 而內地的影院有限,2006年全國才3034張銀幕。 2007年,全國3527張銀幕。 2008年,全國4097張銀幕。 2009年,全國4723張熒幕。 2010年、2011年、2012年,6256張、9286張、13118張銀幕。 到了這個時候,國內的銀幕數量才開始飛速遞增,其破十億的影片也愈發常見,而不是像2010年前那樣但凡出現一部十億票房的國產影片,到處都是吹捧的聲音。 到了2017年,全國的電影銀幕增長到50776張,比2007年的全國電影銀幕數量翻了近15倍。 至于向國外賣片. 除了陳龍、李蓮杰等少數幾人主演的片子能在國外有些受眾之外,其他內地影星主演的片子基本沒有受眾。 就算是向國外賣片,也賣不了多少錢。 甚至,還可能賣不出去。 而全球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