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迪諾那邊決定了,由你執導好萊塢版本的《調音師》。”鞏莉笑著說。 王樹聽到這話,感慨道:“看來威尼斯電影節這個最佳導演獎還是頗有用處的。” 其實無論國內外,剔除流量藝人,一直以來都是以獎項排序。 比如內地劇組使用港島演員,更傾向于拿了獎的港島演員。 并且,同知名度拿過大獎的演員,其片酬遠遠高過沒有拿獎的演員。 王樹話中的意思,便是在說迪諾·德·勞倫蒂斯是得知他拿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之后,才做出決定。 現在回想起來,怪不得拖了這么久,看情況就是在等威尼斯電影節的結果。 “一直都有用處。”鞏莉感慨的說,“要不是我拿過獎,也來不了好萊塢。” 鞏莉與章紫怡不同。 雖說章紫怡在《臥虎藏龍》之后,確實獲得了出演好萊塢電影的機會。 但她是通過交際得到。 鞏莉不一樣,她到好萊塢獲得的資源,更多在于她的獎項加成。 鞏莉感慨完之后,緊接著又道:“如果你答應的話,會有人來與你洽談,談好后迪諾那邊會宣布此事。” “而你趁著這段時間,弄好簽證。” “由迪諾的邀請,應該不難通過。” 王樹聽言,笑著說:“我這邊沒什么問題。” “那就行。”鞏莉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