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朗朗乾坤
一番裝神弄鬼下來,但感念棒平靜如初,不見有任何響動。
姚半仙閉目靜思片刻,睜開了雙眼緩緩地道:“屋內并無惡鬼,這姑娘身上也干凈……”
話說間,姚半仙已坐在了女子的床頭,提起女子的右手把脈問診起來。
脈搏十分微弱不易感知,但從脈象判斷,病灶大致發自胃部。
姚半仙伸手去按那女子的腹部,按至胃部時,只聽得那女子“啊”地喊出一聲來,直叫道:“痛、痛、痛。”她的額頭已滲出了大顆大顆的汗珠。
過了良久,姚半仙微微點著頭道:“她的口氣惡臭刺鼻,胃里有股虛陽之火,她不是被什么鬼邪上身,而是誤食東西致胃部發病出血,時間已拖延太久了,如再不醫治,性命恐將不保啊。”
姜老太公懊悔地“啊”了一聲,卻不知如何作答。
姚半仙叫姜老太公尋來紙和筆,他提筆便開了一道藥方,有三七、桃仁、紅花、麥芽、蒲公英、雞死藤、木姜子等二十七道中藥……
姚半仙將藥方子遞給姜老太公,道:“這叫二七胃通散,具有活血散瘀、行氣消炎、消食化痰等功效,藥性相輔相成,各抓十克,用瓦罐熬制,亦可曬干磨成藥粉,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次,十五天為一個療程。”
姜老太公手握藥方子,如獲至寶,便即刻吩咐下人去村上的藥鋪抓藥來煎熬。
一切整理妥當,那名女子第一次服下了二七胃通散,腹部的痛感大減,夜里便可熟睡了。
第二日,姚半仙再開了些行氣補血的藥,其中一味藥是胎盤,他叮囑姜老太公,胎盤必須是人的胎盤,其他的效果不佳,還可能起到反作用。且那行氣補血的藥待姑娘好了十之八九后才可服用,不可操之過急。
臨走時,姚半仙問姜老太公要些夜來香回去種養,姜老太公欣然同意,將那夜來香連樹帶根鏟下大半交與姚半仙。
姜老太公還雙手奉上一本厚厚的古籍,說道:“這本古書非常久遠,不知可追溯到哪個時代,因家中無學識之人,現交與半仙,或許對半仙有幫助。”
聽說是古書,姚半仙眼前一亮,便雙手捧了過來,當翻開包裹古書的絲巾時,一陣古沉的幽香撲鼻而來……
古書有只巴掌大小,厚度足有一指,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的十分冰涼,封面背面皆呈深藍色,封面上寫著三個大字,古書里的紙張是淡黃色的,里面的字跡密密麻麻,還有一些勾勾點點的符號,他閱盡世間古書,卻完全讀不懂這本書。
姚半仙呆了片刻笑了笑,問道:“這些字……是……”
姜老太公道:“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聽爺爺說是梵文,后輩更無人認識這些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