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糧價瘋漲
南紀(jì)國施行平糴之策。
便是在旱年間,由各地府衙開動糧倉,放出往年囤積的糧食,保證各大糧鋪在災(zāi)年有米可賣。
而所售之價,皆不可高于府衙定價的兩成以上。
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大旱三年,城中百姓也能堪堪飽了肚子,不至于餓死太多。
“糧倉可是咱云城的保障啊,若是調(diào)走那么多糧,人們可咋活。”孫春雪急地驚呼。
馮氏皺眉問:“那離咱不遠(yuǎn)的霞城呢,還有遠(yuǎn)山城?他們和云城共屬同一個州府,咱們云城若是沒糧,他們應(yīng)當(dāng)暫借些出來應(yīng)急才是。”
姜豐年想起在城里的見聞,眼底浮出血絲。
“他們也正缺呢,這次朝廷調(diào)走了兩個州府的糧倉,共涉七八座城,咱們北地這回糧倉大空,誰也幫不了誰。”
一聽這話,馮氏心底頓時拔涼。
“這就壞了,光憑市面上暫有的米面,再加上哄搶,怕是連半個月都未必能撐得過。”
姜豐年不住點頭。
“正是了,現(xiàn)在城里人人自危,都怕糧價再漲,更怕將來有錢也買不著糧。方才還有兩個漢子,為了排隊買糧,竟還在米鋪門口動起了刀子,血都捅出來了。”
李七巧她們都顫了下身子。
這豈不是要變天?
馮氏這時才想起來問:“對了老大,那你帶回來的那幾袋子白面,又是從哪兒來的。”
其實姜豐年本沒想到買面。
但從木工坊出來后,看見驢車后的糧袋子,才明白這應(yīng)當(dāng)是妹妹在提醒他呢。
家中白米和小米都管夠吃,但是面卻沒多少,眼下若是不買,只怕日后有銀子也吃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