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氣暈小家伙

          馮氏無奈嘖道,“還真是小孩子的臉,八月的天,一會(huì)陰一會(huì)晴的,說變就變呢。”

          哥哥們都被小家伙逗笑,姜豐年揚(yáng)著眉眼,拍拍手招呼,“那咱快動(dòng)手,把東西全都倒騰出來吧,箱櫝一直擺在門前,也怪占地方的。”

          于是大伙七手八腳,這就把東西,全部取出來歸整好。

          李七巧挽著袖子,和豐苗也出來幫忙。

          忙活了大半個(gè)時(shí)辰,才把京城來的各色特產(chǎn)、緞料、冬衣、玩物,耐存放的小食等等,都清點(diǎn)放好。

          這置辦得實(shí)在太多,馮氏看得是眼花繚亂。

          而其中,最為惹眼的,當(dāng)屬京城特色的碧粳米,足足三百斤。

          還有一本蕭府食譜子,和蕭夫人給的,一冊(cè)子的南省繡花樣圖。

          那食譜是蕭府廚娘口述,由蕭蘭衣親自謄寫,蕭老太太特把此譜夾在兩個(gè)首飾盒間,生怕丟了或是缺頁了。

          姜豐年本想著,是些尋常京菜食譜,可翻開一看,沒想到,記的全是些他聽都沒聽過的菜樣!

          蕭府下人解釋說,“我們府上掌灶的,是京城第一大梨園退下來的廚娘,脾氣性情再好不過了,而且伺候過各地的角兒和貴客,不管是魯?shù)厥竦兀€是南省一帶的江南菜,都是精通。”

          “我們老夫人想著,您家仙泉居要想攬客,免不了要多多出新,這本子上的大多菜樣,都是北地絕對(duì)沒有的,您家若是用上,定能長(zhǎng)長(zhǎng)久久勝別人一籌!”

          果不其然,姜豐年光是念上幾個(gè)菜名,就夠驚艷眾人了。

          “這有酒釀清蒸鴨、松瓤卷酥、梅花雪片洋塘、雞髓筍、鵝掌鴨信、羊頭簽配小蔥薺……這都是啥菜啊,咱真是開了眼了。”

          李七巧最是激動(dòng),一聽就忙拿過來,可惜她不會(huì)認(rèn)字,急得跳腳。

          “大哥,到時(shí)候你可得一道一道全讀給我,有了這譜子,我就再不用愁,給客人們做啥新花樣了,蕭老夫人可真是給了個(gè)寶貝!”李七巧高興得臉都紅了。

          “這些菜聽著就精細(xì),到時(shí)候做出來,客人們肯定能研究半天。”姜豐虎撓頭笑道。

          李七巧拿胳膊肘碰他一下,“食不厭精,飯不厭細(xì),客人們來咱仙泉居,是圖享受的,這些繁瑣菜樣只要做好了,保他們吃了就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