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倉氏囈語 > 226.評《大魏宮廷》(第三更)

      226.評《大魏宮廷》(第三更)

          沒點歷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積淀,看歷史文會覺得是白看。

          本書的作者雖然沒有大神稱號,給我的感覺,比有些大神還要優秀。

          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

          首先,開局的詭辯。

          主角14歲,不想皇位,只想出閣。皇帝心血來潮,想要考校諸位皇子,主角遲到不說,還早退。交的試卷,一首打油詩,一個成語。簡單粗暴的操作,非但沒有惹怒皇帝,反而引起了注意。

          皇帝命大臣親自與主角辯論,主角沒有引經據典立論破題,反而別出心裁,通過詭辯和逆向思維,令三位大臣敗下陣來。甚至皇帝親自上場,也沒占到半分便宜。主角穿越者的身份也呼之欲出。

          皇帝有意栽培,主角卻一心對抗,引發出許多父子大戰的有趣場景。很多橋段,來自典故,也來自作者的腦洞。細品之下,頗有味道。

          其次,作者深耕歷史領域。

          說深耕,是指本書雖然是架空歷史,卻綜合了許多朝代的體制機制、治國理政的經驗、強大的軍事才能和經濟智慧。這些都充分說明作者的歷史功底十分強大,素材方面信手拈來。

          特別是一些古代比較生僻的解釋,比如皇子出閣前是不準宮女伺候日常,吃飯是要付錢加小費的,每天的學習是很辛苦的,等等。不像現如今那些宮廷劇,什么亂七八糟的。

          至于后面封王、帶兵、治國等等,更是彰顯了作者的大智慧和大謀略。哪怕是14歲時的十名宗衛,也一直陪著主角戎馬一生,成了日后十常侍般的存在。

          而在最后,主角回顧光輝而燦爛的一生,默念那些他戰勝過的敵人,陪伴他的愛人,忽然讓人感同身受,忍不住潸然淚下。

          通過主角的一生,居然能夠影響到身為普通讀者的我,想起人生其實真的很短暫,有些記憶會一直存在腦海,有些作者真的能把人物深深地刻畫進讀者的內心。

          最后,尊重歷史。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架空歷史,特別是搞笑流的,大多數都是披著歷史的皮,胡作非為。

          那些猛人,除了沒有把原子彈弄進歷史,能弄進去的,差不多了。什么造肥皂、洗潔精、制鹽、改良軍火、造船等等,奇思妙想、胡思亂想。大多是些奇巧淫技,治國理政方面乏善可陳,讓人恨得牙根癢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