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正好趕上這樁驚天大案…… 御史臺自然便群起而攻之,要趁著這劫糧大案,以玩忽職守的罪名將漕運總兵,副總兵一棒子徹底打死。 那總督漕運大權不就被文官們徹底把持了? 當然了。 在這種武勛被打壓的危急情況下,作為武勛之首的英國公張溶自然不會袖手旁觀,要出面力保總兵衙門。 這要是換成個脾氣好,耐心好的皇帝還能忍一忍,等大臣們吵夠了再說正事兒,可年輕氣盛的朱翊鈞實在是忍無可忍。 那略帶稚嫩的白胖小臉漸漸漲紅。 少年萬歷看了看老師張居正,還有那幾位內閣大學士,滿心以為這幾位重臣會出言阻止。 可他老師一句話也沒說。 也不想阻止。 這代表什么? 朱翊鈞很快便琢磨明白了,首輔終究是文官之首。 他老師能站那邊? 身為首輔兼太師的張居正不吭聲,次輔張四維也不吭聲,那自然便代表了內閣的態度。 內閣自然是站在文官們一邊的。 不理也不問。 縱容御史臺和文官們對武勛群起而攻之。 這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