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四溢。 春雨潺潺。 沈烈與李時珍并肩而行,一邊談論著這源遠流長的酒文化,竟然……這個時代的人便知道將頭酒舍去。 因頭酒中甲醇等有害物質含量較高。 尾酒止余。 “花散而味淡”。 并且讓沈烈大吃一驚的是,李時珍雖不好酒,可是他竟然懂得蒸餾時,蒸餾出來的酒的質量,是隨蒸餾時間發生變化的。 甚至。 這位醫圣還將這些似是而非的技術,煞有其事的寫進了他的《本草綱目》中。 原本如下。 “燒酒,面有細花者為真,小便清者,以頭燒酒飲之,即止。” 瞧著李時珍對著釀酒之道如數家珍。 侃侃而談。 讓不好酒的沈烈目瞪口呆。 甘拜下風。 好嘛! 這位大夫懂得還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