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陪葬

          陸瞳在桌前坐了下來。

          桌上的竹節(jié)舊筆筒里斜斜插著兩只狼毫,窗前擺著筆墨。

          這是銀箏從屋里的黃木柜格子中翻出來的,許是從前住在這里的主人所留舊物。銀箏有時(shí)候會(huì)在窗前寫字,映著梅枝,臨風(fēng)伴月,頗有意趣。

          陸瞳很少寫字。

          大多數(shù)時(shí)候,她都在院子里碾藥,今日卻坐在桌前,取了紙筆,又蘸了墨,寫了個(gè)“柯”字。

          字跡與銀箏的簪花小楷不同,非但不娟秀,反而十分潦草狂放。

          陸瞳望著那個(gè)“柯”字,微微失神。

          父親是教書先生,家中三個(gè)孩子課業(yè)皆由父親親自啟蒙。陸柔的字溫潤閑雅、秀妍飄逸。陸謙的字結(jié)體謹(jǐn)嚴(yán)、遒勁莊重。唯有陸瞳寫字,胡畫一氣,喜怒隨心。

          父親總被她交上來的書法氣得跳腳,愈罰愈草,愈草愈罰。于是陸謙背著父親尋了一本字帖,偷偷塞給她道:“這是名家程大師的字帖,他的字詭形怪狀,志在新奇,比別的字帖更適合你。你好好寫,別再亂畫了,省得爹成日罵你,聽得人心煩。”

          陸瞳翻看那字帖,果真甚合她意,于是將字帖翻來覆去地摹,都快將帖子摹爛了。后來才知道,那字帖貴得很,足足要一兩銀子,陸謙為了攢錢買這本字帖,替家中富裕的同窗抄了整整半年的書稿。

          陸瞳望著白紙上的黑字。

          那本字帖早就不知道遺失到哪里去了,但如今一落筆,竟還是當(dāng)年的字跡。

          她默默地看了一會(huì)兒,又提起筆,在“柯”字后,添了“戚太師”與“審刑院”兩個(gè)名字。

          今日她見了萬福,萬福雖有所隱瞞,但很明顯,整件事情的脈絡(luò)已經(jīng)非常清晰了。

          永昌三十七年,驚蟄后的三月,陸柔在豐樂樓中不幸遭遇太師府公子凌辱。

          柯家畏懼太師府權(quán)勢(shì),將此事按下,甚至為求發(fā)達(dá),不惜變做倀鬼,將陸柔鎖在家中,污蔑她染了瘋病。

          但陸柔并非逆來順受之人,遭此橫禍,無論如何非要討個(gè)公道,更不愿意被當(dāng)作瘋子囚禁于柯府之中,于是寫信寄往常武縣向陸謙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