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

          范正廉進學時,學問平平,資質平庸,祁川卻相反,過目不忘,落筆成文,是真正的才華橫溢。

          他們既是從小在一起長大,關系自比旁人親切,到了下科時,祁川卻病了一遭,沒能趕上那年的秋闈。

          陸瞳眼底掠過一絲深意。

          真巧。

          范正廉先下場中榜,范正廉中榜的后幾年,祁川下場,也中了榜。

          一前一后,一戶之中,主仆之子雙雙中榜,放在整個梁朝,也是讓人驚嘆的巧合。

          銀箏擁著錦被,問:“姑娘是猜,那祁川故意稱病不下科,實則在當年秋闈中幫范大人替考,范大人考中了,祁川才在后來入試。這么說也有可能,但祁川這么做到底圖什么?要知道他之后的中榜名次,還不如先前范大人的名次呢。”

          陸瞳笑笑:“家奴之子,若無范家資助,祁川連族學都進不了,何來下場。于情,范家對祁川有恩,幫范正廉替考也是自然。”

          “至于祁川名次為何不如范正廉……”

          “秋闈試題場場更變,祁川也不能篤定次次文章做得好。再者名次不如范正廉,范家或許還會念舊情許他門路。他若真蟾宮折桂,一舉成名,且不說范家如何看待,僅憑祁家背景,背后無人支撐,未必就能仕途通達。”

          “狀元潦倒的事,過去也不是沒發生過。”

          銀箏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原來如此,不過這些科場上的事,姑娘是怎么知道的?”

          “父親從前還在時,年年都有進京赴考的學生。”陸瞳低眉:“我在常武縣長到九歲,這期間秋闈中榜的考生鳳毛麟角。”

          正因如此,她才會知曉,學問平庸的范正廉能一舉中第,是件多么反常之事。

          銀箏想了想:“假如祁川先為范大人替考,后自己也中榜,卻在之后也剛好調任到元安縣做了縣尉,會不會這縣尉之職,也是范家故意安排的?”

          縣尉低知縣一等,卻又能輔佐知縣一臂之力。

          “十有八九。”陸瞳道:“這也能解釋,為何資質平平的范正廉到了元安縣,就搖身一變成了明察秋毫、執法嚴明的青天大老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