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業報
不是陸家遠親,不是王鶯鶯,是與陸柔陸謙一母同胞的親妹妹,陸家最小的女兒,那個在七年前被拐子拐走、不知所蹤的陸家小女兒!
柯承興徹底想了起來。
那時候陸柔剛剛嫁入柯家不久,與他恩愛纏綿后,說起了一樁舊事。
說是陸家原本有個小女兒,陸柔的妹妹,七年前常武縣瘟疫,陸家四口人都病倒,陸三姑娘一人撐著家,眼看當時陸家人都快活不成了,不知陸三姑娘從哪尋了幾包藥來,煎完飲下,陸家人竟漸漸地好了起來。
眼看著家中光景漸好,誰知陸三姑娘有一日出門沒回來。后來街口有人說,見她跟著一個戴著幕籬的陌生人上了馬車。陸家人忙派人去尋,什么都沒尋到。
正因此事,陸夫人落下心病,一直郁郁寡歡,這些年陸家人也沒放棄尋找失蹤的小女兒,仍舊一無所獲。
妻子小心翼翼地看向他:“夫君,我聽說柯家的窯瓷要送往各地,能否在送窯瓷的木箱上畫上我妹妹的畫像與名字呢?若是有熟人或是我妹妹見著了,說不準還能尋過來,此生亦有團聚之日。”
他隨口敷衍道“小事一樁”,實則并沒有放在心上。
一來,柯家在陸家人面前刻意夸大生意聲勢,實則空有虛名,別說送往各地,在盛京生意也只是勉強維持。
二來,柯承興也不認為陸家小女兒還能被找到。這么多年了,那小女兒多半是死了,要么被賣到了花樓青窯,尋回來名聲也不好聽。
何必花那個冤枉銀子呢?柯承興想,尋畫師過來畫像也怪費事的。
所以他口頭上應承著,并未付諸行動。
后來又發生了豐樂樓一事,陸氏懷孕、身死,他又娶了秦氏,當初的夫妻閑話早已被他拋之腦后,偏在這時,他被人溺在水池中求死不得時,忽然想了起來。
王鶯鶯不過是陸家遠房親戚,何以為陸家做到如此地步,除非是陸家血親。
陸家的小女兒還活著么?
這個女人,就是陸柔失蹤的妹妹嗎?
柯承興滿腹疑問,卻無從說出,只覺得身子越來越沉,放生池的水缸似乎變得漫無邊際,深不見底,池水也是漆黑的,如同地獄的無池。
然而在那一片漆黑中,又有燦爛的光亮傳來。他看到一點火光,火光越來越大,越來越明亮,伴隨著鑼鼓喧天,花燭紅彩,竟是有人在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