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緋聞

          手中這本冊子,就是要送往禮部的,今年那些“各顯神通”之人。

          也是幾個月后,一定會出現(xiàn)在中榜紅紙上的人。

          范正廉喝了口熱茶,寂寂冷雨夜,熱茶驅(qū)散了一些寒意,他微微瞇起眼,神色格外舒坦。

          他看不上讀書人。

          讀書人有什么了不起,自以為聰明蓋地,學問包天,兩只眼睛快要長到頭頂上去,殊不知這世道,最不缺的就是會讀書的人。

          每年冊子一送到禮部,等到秋闈放榜,最高興的往往不是那些會讀書的人。就如當年他自己,才學平庸,在學院中也不甚出色,到頭來,卻是他官做得最大,仕途走得最順。

          相反,當初學院中最得先生喜愛、書畫辭賦無有不通的頭名,如今卻碌碌無為甘心屈于他下,替他磨墨奉筆,在雨夜里奔勞。

          范正廉看一眼恭敬立在一邊的祁川,笑容更舒心了。

          他隨手翻了翻手中手中名冊。

          名冊中人已提前將打點的銀錢送與他,誠然,這一部分銀錢中,還得分一部分給禮部侍郎手中。當年他走了禮部侍郎的門路,叫祁川為他替考,順順利利中了榜。又去元安縣干了幾年苦力,如今回到盛京,與禮部侍郎一合計,親自參與這門生意,做得越發(fā)得心應(yīng)手。

          官場嘛,有錢有人脈,不愁不成事。

          范正廉翻到最后一頁,目光突然一頓。

          片刻后,他皺起眉,指著名冊上一行名字問祁川:“這人是誰,怎么只送了八百兩?”

          買通主考官、禮部判卷官的銀兩至少也是千兩往上,當然,這種事,更多的是有錢也買不到機會,能上此名冊之人,家中多多少少也是有些關(guān)系在的。

          祁川上前一看,被指的人名叫“劉子德”。

          祁川思忖一下,才答道:“回大人,此人父親是雀兒街開面館的劉鯤,前年劉鯤的大兒子劉子賢登了名冊中榜,今年送來的是他的小兒子。”

          范正廉眉頭皺得更緊:“我是問這人什么來頭?”

          一個開面館的,兩個兒子都能走通門路,自然非同尋常,只他平日里事務(wù)繁多,這秋闈名冊上這么多名字,哪能個個都記住,一時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