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梅花引
蕭統一行,在離開荊州之后便乘船以水路繼續南上,因出荊州之后,沿途各處皆是風光秀麗,又兼天時正佳,乃是難得的賞春之季,他便在途中上了一道折子給皇帝,奏請于鎮江盤亙數日,再往虞山讀書臺。
數日后,夜間,皇帝于太極殿披衣趕閱奏折時,沅芷夫人端著燉好的燕窩過來,她湊近金案前一看,但見最上端的正是皇太子的奏折,上面批的是一個朱漆的“可”字。
沅芷夫人便問道:“陛下,這是太子殿下遞上來的奏折么?殿下一路可好?”
皇帝朝她疲憊的點點頭,連日以來,因與北魏邊界的戰事不斷,前線的飛報便如雪片一般飛進來,哪一件都是十萬火急的事情,等著他蓋璽復批,哪一樣都耽擱不得。以至于皇帝一天當中,有泰半的時間都待在這里哪里也去不了。他曾有心相陪沅芷夫人和長城公主去一趟京郊踏青賞春,到底也一直未能成行。加之此時連日的勞累,更令他臉上的紋路深刻老眼渾濁無光,沅芷夫人在他看不見的角度數次顰眉,將自己的目光移開去,只是因為看在掌珠的事情他盡心盡力的份上,這才不得不為了兩個女兒前來敷衍侍候著罷了。
因此在聽聞皇帝一聲長嘆,搖頭苦笑道:“正是,太子而今身在前往鎮江虞山的路上,折子里是特地來向我告假的,他說他要在沿途觀花賞景,因而會在到達鎮江時先消磨數日。唉,想朕膝下有數位皇子,到頭來卻仍需自己親力親為操勞國事,朕心中,也頗覺失落無奈啊!”
沅芷夫人心中冷笑,卻不說穿,只做訝然道:“皇上怎么可以這么說?歷來只有太上皇才能安享清福,本來東宮在京的話,還可以輔助您處理一些國事。只是如今殿下又奉您的旨意外出了。這些軍國大事,便只有辛勞皇上您一人了。”
她說著,甚是乖巧的放下了手里的燉盅,而后輕巧熟絡的給他捏捺著肩膀和后背各處的經絡。皇帝有些愜意的閉上眼,又在她的扶導下慢慢的將后背都貼到了寬大舒適的龍椅上。太極殿中百日熏的是沉水香,再加入了白芷和些許麝香,甚是清雅提神靜氣。沅芷夫人來時便吩咐人在香鼎中另外加入了一味冰片,冰片驅心火散郁結,于這漸暖的春日里,氣息沉悶凝重的大殿中,很有一種清新如蘭似草的芳香。
少卿之后,皇帝便在她纖柔雙手的按摩下舒展開了擰緊的眉宇與心腔。而在聽到皇帝漸漸均勻與粗重的呼吸聲之后,沅芷夫人漸漸松開了手指,她的眸光,在金案前的一摞奏折上掃過。在從中挑揀了幾本出來,看過之后,仍放回原處。只是仍不甘心,又在左右翻找了一遍,最后在左側的抽屜里找出了一柄鎏金赤銅的鑰匙。她拿著鑰匙在眼前細細看了一遍,這才小心翼翼的將其壓在了自己袖中帶來的一塊軟軟的酥合糖上。
少卿,待取好印子之后,仍原樣放回抽屜之中。再一看年老的皇帝依然無知無覺的靠在龍椅上昏睡。那張老臉上深刻而寡情的皺紋頹然向下延伸著,下巴處雖然無多少贅肉,卻也清晰可見因為皮肉松弛的緣故,那些墜下的皺紋也一條條的往下耷拉。而因為常年精于保養的緣故,皇帝的皮膚仍見有些白皙,但那白皙的膚色卻掩不住上面縱橫滿布的老年斑和鶴皮。沅芷夫人因而禁不住嫌惡的轉過頭,待要喚內侍進來將他抬進內殿休息時,無意中又在皇帝的嘴角發現了幾率牽延向下的口涎!
沅芷夫人再也忍不住,轉過臉就往外奔走去。到了內室禁不住俯身一陣嘔吐,這一下子可是將肝膽內的苦水都傾瀉了出來。好一會兒總算平息下來之后,仍周身無力的靠在黃花梨的長榻邊上,胸腔不住的狂跳著,仿佛擂鼓一般,細密而急促。
蕭統十分喜愛這種舟行于江上,隨水漂泊的行程。晨曦黃昏,星沉月落,天際流轉變幻,在江水一線中可以清晰看見晝與夜的交替。他從前也數次從京城往返虞山,但是,再沒有一次如這般,能清晰觀見天地間的流轉替換。
而那淡淡的朝霞,絢麗濃墨的晚霞,比照起京城在宮闕庭院的天空中看到的情景,又有全然不一樣的美。
在這四月暮春中,看見行走的萬里山河,以如此毫無保留的呈現在生于長于幽深宮闕的皇太子充滿愛意的清澈雙眸之中,讓他深感無言的欣喜,這種欣喜,甚至沖淡了與心愛之人分別的離愁別緒。
而在靠近鎮江碼頭棄舟上岸的那天,于青天白日之下,他又看見了熟悉的山川碧綠,虞山連綿,于是禁不住滿懷舒展,隨口吟誦道:“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隨行的韋明庭聞言,少不得趁機打趣道:“殿下,只怕今日之山水,比之從前的山水又有許多不同之處啊!”
蕭統笑著看了他一眼,并不答話,只讓人先去城中找一處安靜合宜的客棧安頓下來,并不欲前去鎮江府中接受眾人的參拜叩首。
韋明庭知道他每次出京,素來不愿地方官員前來迎接,一是怕那些繁文縟節,二也是不愿被人攀附結交,又被皇帝猜忌。只是此次既然前來鎮江還有其他要事要辦,這才在旁提了一句:“殿下不愿去州府別院中暫住,那么便讓人暗中傳個口諭給知州大人?總要讓他知道儲君蒞臨,也好暗中安排城中防務?”
蕭統心知皇帝必然已經將自己到達鎮江的時日往后延遲傳旨給了鎮江府,當下略一沉吟,仍是搖頭道:“不必如此大費周章,既然我們是提前到了此地,那么便讓侍衛們換了便服之后,于客棧四處暗中巡視便可。另外你立即差人去打聽,看那個靜心庵到底是在何處?今天暫且修整一下,明日一早,我們便去靜心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