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標(biāo)定術(shù)

      先說喬大祿的生平。

      秦河原以為喬大祿肯定是只大耗子,可看完他的生平發(fā)現(xiàn),喬大祿的有些行為,還真不能簡單的界定為貪。

      糧食這東西,品質(zhì)分三六九等,還分新糧和陳年糧。喬大祿管的糧倉,但凡有一點(diǎn)兒新糧和好糧進(jìn)倉,就全被他倒換出去了。

      一方面是貪;另一方面是中山王府真的是富的流油。白花花的新糧屯進(jìn)倉庫,喬大祿就算不去倒換,過一年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糧食變成陳糧,陳糧再慢慢發(fā)霉變質(zhì),就爛在糧倉里。

      沒錯(cuò),中山王府糧囤遍地,喬大祿管的那幾個(gè)糧倉,那就是九牛一毛,中山王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有這么幾個(gè)糧倉。

      加上喬大祿上面還有甲級大管家罩著,沒把糧倉搬空,都算是守著底線了。

      當(dāng)然了,有一說一,喬大祿肯定不是什么好東西,只要抓著機(jī)會,那肯定是能薅就薅。

      小部分落進(jìn)自己兜里,大部分上供。

      前些日子城外一座糧倉忽然失竊,丟了三百多石糧食,喬大祿一看,發(fā)財(cái)?shù)臋C(jī)會來了。

      大一筆揮,報(bào)失竊一千石糧,外加幾百兩金銀。

      好家伙,賊看了都得抹眼淚。

      一晚上辛苦好不容易偷了三百石糧食,守倉的“貓”上嘴皮碰一下下嘴皮,賺的比自己偷的十倍還多。

      要不是那糧倉也就能囤個(gè)千把石糧,“失竊”的只會更多。

      謊報(bào)的量大了,中山王府肯定得做出反應(yīng),一板子就打到了五城兵馬司的頭上,要求破案。

      五城兵馬司能怎么辦,沒轍,只能抓了一些小偷頂事。

      誒,這就是前文說過的“慣偷侯莊”的故事。

      侯莊替死的根,就種在喬大祿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