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焚尸匠
秦河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只能祈禱自己每一天的運氣都足夠好。
拉動風箱,焚尸的煤爐燒的通紅,焦黑的尸體不一會兒就燒成了一段段,爐火接觸到新鮮的“燃料”,竄起的火苗也變成了綠色。
這時,秦河眼前逐漸迷蒙,一塊巨大的灰白幕布緩緩垂落,木梆敲擊的聲響刺透昏黃的燈光,搖曳生姿。
皮影演繹,似幻似真,那是亡者的一生。
亡者是一名書生,父親是隴川縣令,家境還算不錯,從小聰慧過人,苦讀十載后文章達練。
進京趕考那日,家鄉父老十里相送,亡者也是意氣風發,只待衣錦還鄉光耀門楣。
然而天意不美,第一次趕考書生沒中,黯然返鄉。又逢其父親牽涉一樁聯名案,被罷官去職,不久郁郁而終。
原先十里相送的“父老”轉瞬間變了臉,奚落、嘲諷、挖苦,原先有多熱情,后面就有多毒舌。
書生備受打擊,折了心氣,下筆如神的文章也再難落筆。
幸有一青梅竹馬的女子時常勸慰,才令他重新鼓起斗志。
三年后,書生散盡家財再次赴京趕考。
青梅竹馬淚灑相別,稱已說服父母,無論此次趕考結果如何,還鄉之日,便是洞房花燭之時。
兩情相悅,依依不舍,十步一回。
可惜,洞房花燭已是一福,金榜題名又是一福,福無雙至,書生消受不起。
此去還未達京城,便一命嗚呼。
書生先是乘馬車趕往運河,再乘舟船入京,船行至通惠,忽遇到大風卷起水龍,舟船沉沒,書生不會水,溺斃而亡。
木桿挑動,皮影演盡書生溺水時的掙扎與不甘,沉船周圍還似有妖物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