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老夫子

      老夫子姓李名懷安,程學大家,歷經大黎三朝,曾輔佐張居正推行改革,官至內閣次輔,為官清廉剛正,后因看不慣朝堂黑暗致仕,隱居北城。

      “夫子客氣,后生今日前來拜訪,多有唐突,還請海涵。”秦河微笑。

      “無妨,平日里閑著也是閑著,只是不知大仙駕臨寒舍,可是有什么事?”老夫子詢問,說著提起面前茶嘴缺了一小塊的壺,很自然給秦河倒了一杯茶。

      “后生今日拜訪,有三問不解,特來請教夫子。”秦河虛扶茶杯,打量了一下老夫子的居所。

      確實如他所說,是“寒舍”。

      一間客廳,兩間廂房,一處柴房和水井,外加一個不足五丈長寬的院子,便是老夫子居所的全部。

      院子只留一條小徑,兩旁種著冬青。

      但居所簡陋,卻極為整潔,什物放置有致,不大的居所,卻并不給人拘束的感覺。

      “大仙但說無妨,只是老夫才學淺薄,并無高見,一家之言對與不對,大仙還需自行斟酌。”老夫子放下茶盞。

      “夫子謙虛了。”秦河頷首,道:“后生第一個疑問,什么樣的皇帝是一個好皇帝?”

      老夫子眼睛微微一睜,因為這個問題很大也很險。

      尋常人問起,只是好奇。

      可青牛大仙問起,則事涉天下蒼生。

      老夫子面容整肅,沉吟了一瞬開口道:“帝者,曉人心險惡,知民間疾苦,守良善與正氣,便為明君。”

      “后生愚鈍,還請夫子詳解。”秦河追問。

      老夫子不假思索,道:“帝王承天獨運,人有閣臣六部,制有祖宗之法,善斷善辨便足以成為明君。所謂善斷善辨,無非有認人之明,有疾苦之識,再配以心中良善與正氣,使得能臣干吏拔群,奸臣小人無容身之所,則朝政清明,即使生亂也不過是疥癬之疾。”

      秦河點點頭,圣君千年難出世,但明君的要求就低多了。

      簡而言之就一句話:不要被糊弄了,就算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