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辦竹編廠

          家里的糧食缸里只有幾十斤粗糧,這還是一家人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每天,他們只能靠挖野菜熬粥喝,一家人個個面黃肌瘦。

          張明秀看到這一幕,眼眶紅了起來,她暗暗定決心,一定要幫家人,幫助整個瑤寨大隊走出困境。

          在和劉大山交談的過程中,張明秀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亮點。

          劉大山雖然腿瘸,但手藝精湛,擅長竹編。

          他編出來的竹籃、竹筐精致又耐用。

          張明秀眼睛一亮,她意識到這可能是幫助劉二狗一家,乃至整個瑤寨大隊脫貧的關(guān)鍵。

          于是,張明秀找到了新任村長劉和生。劉和生是個年輕有干勁的小伙子,一直想為村子做點實事,可苦于沒有好的辦法。

          張明秀和他一見面,就迫不及待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和生,我覺得咱們村可以利用村民們的竹編手藝,成立一個竹編廠。組織社員們編竹編,然后把這些竹編制品賣出去,肯定能增加大家的收入。”

          劉和生聽后,眼前一亮,但隨即又皺起了眉頭:“張同志,想法是好,可咱們沒辦過廠子,也不知道這竹編制品能不能賣得出去啊。”

          張明秀自信地笑了笑:“銷售的問題你不用擔(dān)心,我之前在食品二廠工作,認(rèn)識不少做買賣的人,我可以想辦法聯(lián)系銷路。現(xiàn)在關(guān)鍵是要把竹編廠辦起來,發(fā)動村民們參與。”

          劉和生被張明秀的熱情和決心打動了,他用力地點點頭:“行,張同志,我信你!咱們這就干!”

          接下來的日子里,張明秀和劉和生挨家挨戶地走訪,宣傳成立竹編廠的事情。

          開始,村民們大多持懷疑態(tài)度,他們祖祖輩輩都靠種地為生,對辦廠掙錢這種事心里沒底。

          “辦廠哪有那么容易,萬一賠了咋辦?我們一家老小還指望著這點地吃飯呢。”有村民擔(dān)憂地說道。

          張明秀耐心地給大家解釋:“鄉(xiāng)親們,我理解大家的擔(dān)心。但咱們不能一直守著這幾畝地過窮日子啊。竹編是咱們的老手藝,只要咱們把質(zhì)量做好,我保證能幫大家找到銷路。到時候掙了錢,大家的生活就能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