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猜測
遷都徐州,這已經(jīng)不是什么秘密的消息了,自從朱允熥知道后,淮西勛貴就知道了!
這些都是什么人啊,沒喝酒前,他們是京城的,喝多了,京城就是他們的。
這些莽夫,嘴上就沒個(gè)把門的,一旦喝上頭了,什么都能吹出來,常茂和藍(lán)太平說,他在西域一個(gè)人殺了帖木兒十萬兵馬!
藍(lán)太平不屑一顧,說他自已親手?jǐn)亓隧^靼五十萬人!
就這些人,還能指望守住什么秘密!
所以,遷都徐州的事情,立馬傳遍了周圍的地方行省,比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還快。
一旦這樣的消息傳出,很多人就信了,至少百姓都是信的,起碼永興皇帝從來沒有失信于民!
不過,還是有一部分人懷疑的,原因無二,徐州那地方,稍微有點(diǎn)腦子的人,都不認(rèn)為會把都城遷過去。
江南的士紳,豪門,富商是不太相信這件事的,可他們卻又比任何人都關(guān)心這件事!
反對遷都,他們不敢,皇帝對江南是什么態(tài)度,眾所周知,他們只要敢提一個(gè)反對的字,下場可想而知,朝廷正好缺錢遷都呢!
所以,這些人只能在遷都上下功夫!
北方的城鎮(zhèn),哪怕是開封,洛陽這樣的大城也早已破敗,大明不過歷經(jīng)兩帝,加上這些年的戰(zhàn)爭,勞役,至今都沒有恢復(fù)元?dú)猓渌牡胤街粫F。
新的都城必定百廢待興,上到皇宮的修建,下到一個(gè)店鋪,一塊土地的耕種,這都是機(jī)會!
而李增枝的這番話和那份永興政報(bào)無疑讓在場商人的心中掀起一番滔天巨浪!
“徐州地處南北之間,五省通衢,道路順通,又沿海,倒是讓生意的好地方啊!”
李景隆感慨一聲,隨即繼續(xù)說道:“陸老弟,還有件事,本公剛才沒告訴你!”
“宮里所用絲綢,也要減少三成!”
“陛下愛惜民力,提倡節(jié)儉,常以粗布為衣,以身作則,像絲綢這種奢華之物,已經(jīng)不多用于宮里!”
陸承聽后,當(dāng)場坐不住了,說道:“公爺,這……我這可是種了幾萬棵桑樹呢!”
李景隆笑道:“我還是那句話,我就是辦事的,天下大事還得陛下讓主,要不這樣,我?guī)氵M(jìn)宮,去見陛下,到時(shí)侯你給陛下說,桑樹種多了,賣不上價(jià),朝廷坑死人了,陛下說不定會給你補(bǔ)倆錢!”
皇帝……永興皇帝,給不給補(bǔ)倆錢不好說,開一張前往地府的路引應(yīng)該是必然的。
“公爺,在下……在下怎么敢啊……”
陸承欲哭無淚,有苦說不出,他比周茂才還慘。
宮里可以不穿絲綢,但不能不要茶葉,自已喝倒是沒多少,但茶葉是軍用物資,是懸在西番頭上的一把利劍。
在宮里,絲綢除了穿,用在身上,也就用于制作圣旨了,需求量少!
茶葉可比絲綢重要多了,但絲綢比茶葉的利潤大!
陸承苦著臉說道:“公爺,我……哎……訴苦的話在下就不說了,還請公爺能給指條明路!”
李景隆笑了笑,說道:“據(jù)本公所知,你陸家刨去獻(xiàn)給朝廷的船廠外,在江南還有五萬畝桑田,蘇杭之地三處園林,各種鋪?zhàn)右话俣嘤啵劣诜课荩峙履阕砸讯紨?shù)不清了……”
“另外,在海上還有五十六艘大小海船,每年給朝廷的海商稅就高達(dá)七萬多兩……”
“還有,身上穿著市舶司的官服,這都是陛下的恩德,你陸家能有今日,皆是天恩……”
“如今不過是少掙了幾兩銀子,那臉皺的像蛋皮似的,在本公面前還要什么明路……”
“本公不知道什么叫明路,倒是有一條死路,你走不走?”
陸承一聽,臉色大變,當(dāng)即跪在地上叩首道:“公爺恕罪,在下絕無此意啊!”
這些話是說給陸承聽的,也是說給在場所有商人聽的。
大明少了你們陸家,周家,茶葉,絲綢一點(diǎn)都不耽誤,完全可以再扶持一個(gè)給朝廷干活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