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 第27章 六部推脫

      第27章 六部推脫

      有人猜,陛下難不成是想徹底廢除三省制?畢竟本朝沿用前朝規制,設立三省,但為避前朝危機,防止權臣獨大,三省從未立過長官。

      大概陛下是下定決心要改了。

      太傅來的稍慢一些,他現在年紀大,只偶爾來上朝,宮中內侍是把他從家里請來的。

      人一到齊,皇帝就把孟長青寫的那份賀詞傳了下去,“眾愛卿都看看這上面寫的內容。”

      別說看里面的內容,只看面上的字:北山縣知縣孟長青賀上官新年之喜。

      怎么?孟長青在涼州拍馬屁拍過勁,被涼州知府告了?

      這個涼州知府,說起來還是孟將軍舊識,連這點小事都要向陛下告狀,實在沒有容人之量。

      可翻開里面的內容,心里活動驟然變化,好啊,好一個孟長青,他就沒有安分的時候。

      明知陛下讓他去涼州是為躲肖家,但看他這架勢,是非要弄個北山縣城出來。

      賀詞一個個傳閱過去,重新回到皇帝御案上。

      “眾愛卿有何感想?”皇帝發問。

      幾位尚書看向老太傅,還沒弄清楚皇帝的心意,誰都不想先說。

      他們不說,皇帝開始點名,“兵部。”

      兵部尚書師萬山謹慎開口,“回稟陛下,長青此意于邊疆有益,臣支持,只是新址選在何處,還要好好商議。”

      皇帝又把那張紙傳了下去,戶部尚書急了,孟長青才在北山縣待幾天?他就敢要這么多東西。

      還兩個月建四十里城墻,從未聽說過誰有這個本事,這孩子太狂妄。

      仗著父兄功績和陛下的寵愛,拿國家大事當兒戲,實在太讓人失望。

      “祝愛卿,朕看你臉色不好。”

      戶部尚書站起身回道:“回稟陛下,近年邊關總有戰亂,國庫并不富裕。且這兩年人口雖有增長,但增長地多為南方,北方人口并無增加,若要征調南方役夫,時間不夠。

      臣以為長青所請之事不妥,臣并不相信,兩月內能建好四十里城墻,不如讓他安……”

      皇帝抬手,直接打斷他的話,“把輿圖抬上來。”

      孟長青所說的城墻位置,皇帝已經在圖上用朱砂標了起來,“愛卿們湊近看看吧,看那堵墻是否有必要修建。”

      兵部尚書一看,這個位置著實是好,“陛下!此墻若是建成,于涼州大有益處!”

      “其他愛卿以為呢?”皇帝問。

      “師大人所言極是。”在場的幾位大臣都能看出好處,也都清楚,想要建這堵墻何其困難。

      “那么,怎么建呢?”皇帝又問。

      六位尚書沒人想第一個開口。

      “此事商議不出結果,愛卿們就一直留在朕這里吧。”

      吏部尚書道:“陛下,以臣所見,此事應該交給工部。”

      禮部尚書立馬附和,“臣也以為該如此,工程營造本就是工部的事,長青年輕,讓他主持總歸冒險了些,不如工部官員穩重。”

      工部尚書不想接這門差事,關鍵接下來也辦不好,“陛下,雖說工程營造是我工部負責,可北山縣位置特殊,不如交給兵部。”

      太傅從進來就沒說過話,坐在椅子上問錢公公要孟長青寫的兩樣東西,拿在眼前反復的看。

      “陛下。”兵部尚書也不想接,“我兵部實在抽調不出人手。”

      “朕知道了。”皇帝說,“都說此事辦成有好處,卻都不想牽頭去辦,那朕要你們有什么用?”

      六位尚書齊齊跪下,“臣等有罪。”

      “既然長青已在北山縣,他必然了解當地情況,能有此計劃,且擔保兩個月能建成,陛下何不相信長青?”兵部尚書果斷推出戶部,“祝大人也不要一味哭窮,我大梁不至于窮困至此,長青要的東西,朝廷還是拿得出的吧?”

      “陛下。”戶部尚書剛要說話,抬頭就看到皇帝臉色不好,加上孟長青要的這些東西,對整個大梁來說確實不算多,立馬轉換說辭,“拿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