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明:流落在外的皇太孫 > 第229章 真相大白

      第229章 真相大白

      陳迪看了一眼籍貫,眉頭頓時皺了起來,臉色也變得難看。

      “陛下,新選的五十名士子也全是南方士子,與原榜進士名單幾乎一致,淮河以北一個沒有!”

      此話一出,百官皆驚,這是他們所有人經(jīng)過相互討論,共同選出來的試卷,名字和籍貫,以及名次也都被遮住,絕對沒有舞弊的可能。

      南北榜之事,真相大白了,劉三吾,白信韜等閱卷官確實是擇優(yōu)錄取,并沒有徇私舞弊。

      剛才一個個要為北方士子討公道的官員也不說話了,甚至還有些尷尬。

      試卷沒有問題,閱卷官也沒有任何問題,監(jiān)考官是皇帝,更不可能有問題。

      北人確實沒考過南人,確實是技不如人,這就是這件事的真相。

      可這個結果卻讓朱雄英無比的憤怒,也是他最不能接受的結果,直接拍著桌子質問道:“你們就這么看不上北方士子的試卷,淮北五省,難不成挑不出一個優(yōu)秀的士子!”

      吏部尚書張紞站出來說道:“陛下,北方士子的試卷多有語句不通,錯字漏字,甚至策論的格式都不對,最重要的是還有許多犯忌之語,確實難登大雅之堂,請陛下明鑒!”

      朱雄英臉色鐵青,神情凝重,這些官員壓根沒明白自己讓他們重新閱卷的意圖。

      “朕看了上榜的名單,就連y南都有兩名士子上榜,你們竟然還給朕說北方一個士子沒有,你們自己信嗎?”

      他們不信,可不信又能如何,結果已經(jīng)出來了,也由不得他們不信啊。

      懷疑科場舞弊,可證據(jù)呢?

      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這件事有舞弊之事!

      但朱雄英心里明白,沒有證據(jù)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整個大明淮河以北的士子聚在一起,愣是挑不出來一個進士。

      可以說淮河以北教育是不行,經(jīng)濟也不好。

      可以說北方收復的較晚,人心不穩(wěn)。

      可以說受胡維庸案影響,導致士子減半,參加科舉的人少。

      也可以說受新政的影響,朝廷收拾了孔家,寒了士紳的心。

      可問題是,淮河以北各行省,乃至遼東都有人參加科舉,而且是一場場考試殺到最終的大考,要真都是無能之輩,早就在地方上就被淘汰,能來參加大考的,幾乎都有各地的翹楚,即便再差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可現(xiàn)在你們告訴朕,北方的最優(yōu)士子連南方的最后一名都比不過。

      前元雖然不經(jīng)常開科舉,但南北蒙漢都有上榜的,哪怕是大明剛開國的第一次科舉,也有北方士子,要知道那個時候北方才剛剛收復。

      這意味著什么?

      現(xiàn)在是新朝永興二年,大明開國已經(jīng)三十余年,這意味著大明朝在老爺子勵精圖治,宵衣旰食的努力下竟然連前元散養(yǎng)統(tǒng)治都他娘的比不過啊。

      你們這是他媽的欺負洪武爺老了,還是欺負我這個皇帝年輕。免費小說無廣告、更新最快。下載:免費小說

      南北榜之事,只要動腦子一想就知道背后另有隱情,絕不是什么巧合。

      可現(xiàn)在北方學子已經(jīng)鬧翻天了,必須要立即解決此事,平息朝野輿論,不然北方人心不穩(wěn),要出大事的。

      “本次中榜的南方士子,朕全部認了!”

      這句話是朱雄英咬著牙說出來的,他知道這是一定有貓膩,但沒有證據(jù),更何況這些進士都是他這個皇親欽點出來的,如果否認就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臉。

      “張信!”

      “臣在!”

      “你去文華殿找劉三吾,白信韜等人,讓他們劣中則優(yōu),再給朕補進五個……不……補進十個進士!”

      “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嗎?”

      張信想都沒想,一口答應下來,說道:“臣明白!”

      先把眼前的事平息了,至于這件事背后的貓膩以后慢慢查。

      !想要無廣告閱讀請下載免費小說

      ,更快更新敬請您來體驗!!!!

      免費小說

      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