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漢化

          弓弩就更不用說了,高麗弓射程遠,殺傷力強,更是難得的利器,大明雖然有個火器,但無法大范圍裝備全軍,除了神機營,全國大小衛所,火器配備也不過有兩成而已。

          至于銅礦,那才是真正的好東西,和倭國的銀礦一樣,大明現在最缺的東西就是銅,這也是明明鑄好了永興通寶的母錢卻遲遲沒有鑄造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大量的銅。

          這件事也是朱雄英攻打高麗的導火索。

          高麗每年進貢,幾乎都是穩定的四大件,戰馬,弓弩,美女,太監。

          詹徽雖然只提到幾個東西,但這些東西背后隱藏的價值將是無法估量的,而且都是大明最急缺的東西。

          若是有戰馬,弓弩,銅礦,那就另當別論了,貼點就貼點了,其實也沒啥,要有大國風范。

          “可高麗人畢竟是異族!”

          禮部尚書王鈍說道:“定然是不服王化,發動叛亂,到時又該如何,出兵平叛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那就只能駐軍了!”

          詹徽捋著胡子說道:“征東大軍可提出三成兵馬,最好是年輕未婚的士兵,分為數衛,將高麗降兵全部打散,充入各衛中,駐守高麗各城池重鎮,娶當地高麗女子為妻,編為軍戶,圈出一部分世家豪門的土地,讓他們徹底在高麗扎根!”

          “衛所士兵后代皆是軍戶,朝廷在高麗設立學堂,讓這些軍戶后代從小學漢語,識漢字,穿漢服,接受我們中原儒家文化的教育,,,”

          “另外還要遷移高麗的百姓,遷到大明的北方,遼東,甚至倭國等地,而且要不斷的遷,依舊要打散,決不能讓他們抱在一起,最好隔兩年就要遷一次,以高麗人制倭人,以漢人制高麗人,直到徹底漢化穩定下來,如此下去,不出兩代,皆是漢民!”

          絕了!

          詹徽很明顯提前研究過高麗,說起來頭頭是道,當真是奇策百出,計計都是絕戶計,不過,不得不說,也是一條妙計,就連詹徽的死對頭凌漢都忍不住點頭。

          “好!”

          練子寧反應過來,說道:“陛下,剛才所說的倒貼,臣想了想,其實不過是些錢糧的事,說白了,就是填飽肚子餓不死,可將紅薯等作物引入高麗,進行大量的種植,可緩饑餓之苦,也減輕了國庫的壓力!”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