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紛紛上馬的項目!
三代機之所以是三代機,除了高機動高靈活性的特質外,更重要的是要擁有超視距打擊能力,而這就對雷達和航電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國內大部分雷達本身性能就非常落后,目前來看,也就原八寶梁研究所前兩年研究成功的那款脈沖多普勒雷達還能湊合著用。
但在周揚看來,888式機載雷達的性能,也就僅僅和殲10原型機使用的1473型雷達相差無幾,要說是裝上去用用倒也可以。
但事實證明,這種脈沖多普勒雷達的只能說差強人意,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湊合一下倒沒什么,想要用它配合三代機做到遙遙領先,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這一點,前世的殲10原型機就已經證明了。
因此,在2009年的時候,我國就將殲-10B上的雷達換成無源相控陣雷達,即JKL-24型有源相控陣雷達。
知道這些的周揚并不想湊合,也不想走彎路,他的想法就是直接上無源相控陣雷達。
但他也知道,以我國現在的科技水平,想要研制出有源相控陣雷達還有些困難,不幾乎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有源相控陣雷達設計方面并不復雜,只要給周揚時間,他有信心以現在的科研班底,就能完成有源相控陣雷達的設計工作,而且還是前世世界上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但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的難點不僅僅在于設計,更在于生產難度大以及制造成本高。
有源相控陣雷達每個小天線后面都對應一個獨立的T/R組件,而一部戰斗機機載雷達就需要成百上千個T/R組件,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制造難點之一正是T/R組件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具體說就是,如何對大規模生產的T/R組件進行有效的質量管控、如何降低T/R組件的單件成本從而降低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整體成本,使得這樣的雷達得到更廣泛地應用等問題。
這些問題就算是往后推三四十年,依舊是絕大多數國家都無法解決的,以至于周揚重生前,全球能研發制造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國家有兔子、賊鷹以及高盧雞等少數國家,剩余大部分國家在制造有源相控陣雷達時都會面臨T/R組件良品率不高的問題。
因此,經過一番研究之后,最終周揚決定暫時先不搞有源相控陣,而是搞無源相控陣雷達。
盡管相比于有源相控陣雷達而言,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要落后一些,但研發難度卻要小很多。
當然了,對于國內現如今的科技水平,這依舊是地獄級難度,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更為重要的是,周揚前世曾帶領團隊參加過一款無源相控陣機載雷達的研制,而且還成功了,并被用在了殲10改上面。
但很可惜,由于那個時候這款雷達已經不能滿足軍方的需求了,在實際使用中空軍并不滿意,殲10該也就僅僅生產了50架后,便被緊急叫停,繼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