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難以下咽的午飯之后,簡單的瞇了會兒。
等到下午太陽沒有那么毒了,兩人再次出發(fā)了。
這一次他們先是沿著村子向北面走了三公里,而后原地向西折返。
每到一地,周揚都要詳細的觀察這里的地形、土壤、植被的情況,遇到有些特殊的地方還會原地作圖,搞得周亞文都是一愣一愣的。
晚上八點鐘,父子倆終于在夜幕降臨后,從村子的南面回來了。
........
回到爸媽所住的窩棚,周揚顧不上吃飯,當即拿出今天一路上所畫的地形圖分析了起來。
關(guān)于如何勘探地下水,周揚也算是半個行家。
雖然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地質(zhì)專家,但是一般人還真比不上他。
一方面是因為周揚前世有幾位朋友本身就是國內(nèi)有名的地質(zhì)專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學(xué)到了不少東西。
其次是,周揚前世曾多次被派往西北地區(qū)主持科研工作,也曾親自參與了幾個項目的找水打井的工作,所以在這方面還是很有經(jīng)驗的。
其實,要是有條件的話,可以直接用地下水探測儀來探測。
這玩意兒眼下國內(nèi)雖然沒有幾臺,但是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水導(dǎo)電性好以及干濕泥土電阻率不同來推斷。
只要有相應(yīng)的材料和零部件兒,周揚自己就能搞出來。
相比于人工分析,地下水探測儀是最便捷、最經(jīng)濟的找水方法,且準確率很高。
只不過這里要啥沒啥,想要弄出地下水探測儀來實在是有些難度。
所以,周揚只能用老辦法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