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彎道超車理論
不過,這種局面也僅僅保持了一段時間,到了60年代,世界機載雷達便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而漂亮國早在50年代就已經拋棄了雷達測距儀。
雖然我國當時也開始對機載雷達進行研制,但奈何家底薄弱,機載雷達研發一直不順利。當時,能拿的出手的雷達產品也就是米格-19p夜間截擊機上的rp-5型機載雷達,以及其仿制型cl-l型。
受機載雷達的影響,在我國推出殲-73和殲-82兩款全天候戰機以前,空軍戰機一直分為白天型和夜間型,而漂亮國早在60年代就已經廣泛裝備具有成熟雷達系統的全天候戰斗機。
雖然國內早在6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殲-8全天候型的要求,但是由于雷達技術的限制,殲-8進度一拖再拖,70年代末殲-8項目只能裝備雷達測距器以白天型定型。
而殲-8戰斗機的204型單脈沖火力控制雷達的定型工作,在八十年代中期才基本完成,裝備204雷達的改進型殲-8被命名為殲-81,這才算真正達到了1964年提出的技術要求。
可以說,我國雷達系統的起步,在單脈沖雷達階段就已經整整落后了西方20多年。
到了70年代,當我國還在與單脈沖雷達較勁時,西方國家已經基本淘汰了單脈沖雷達,開始研究更先進的平板縫隙天線和脈沖多普勒技術。
此時,我國連單脈沖雷達都還沒有成熟產品,至于多普勒雷達,我國科研人員更是連原理都沒有搞清楚。
可以說,因為發展理念的問題,我們走了很多彎路,也浪費了很多時間。
而周揚的話也讓范德彪陷入了沉思,雖然他總覺得周揚這話有問題,但是又覺得確實有些道理。
略作思索,他當即問道:“那依周揚同志你的想法,我們該怎么辦?”
“其實不管是雷達還是其它東西,我們的主要目的都是縮短和對手的距離,并最終實現超越,對不對?”
“對!”
“但是我們現在絕大多數的單位或者是研究所、項目部的思維并不是超越,而是追趕,這一點我說的沒錯吧?”
“沒錯!”
“因此,我們雖然這些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實際上整體上還是被人家西方國家甩的很遠,所以我們必須樹立新的思維——彎道超車!”周揚道。
“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