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藍水農場一分場正式成立!
“現在你要是覺得你能干的更多,更快,那么你就可以成立一個生產小組,以家庭為單位也好,跟鄰居也好,你們可以以農場生產小組的方式,單獨承包一部分任務。”
“就是說你們家如果能夠單獨種一百畝,那么就能單獨賺一千個工分。”
“挖排堿渠也是一樣,場里規定好這條水渠的路線之后,也會制定一個總工分的方式分配下去。”
“你們組成的生產小組挖完承包的這段水渠,驗收合格后即可獲得一部分工分。”
“總之就是一句話,在藍水農場,你干的越多賺的工分就越多。”
“想換糧食,或者等年底換成錢,都隨你們自己決定。”
蘇文宸的這份方案,其實就是后來的包產到戶。
只不過這時候直接提承包到個人,蘇文宸覺得還是有點敏感了。
所以蘇文宸直接就把承包到戶,改成承包給農場生產小組,雖然可能實際上大部分估計都是會以家庭為單位承包,但是總的來說,這樣在政策上就有很大的彈性空間。
畢竟生產小組還是一個小集體。
另外從長遠來看,如果一直采用這種方法,前期在分場這邊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收入肯定是不如發固定工資高的。
但是如果按照蘇文宸的規劃發展下去,這邊真的成為整個華東的畜牧供應中心,那么收入肯定是比領固定工資要高很多的。
因為這種方式下,工分其實就相當于分紅了,這些職工是可以分享農場發展的紅利的。
他們干的越多賺的工分就越多,場里利潤也就會越高,這些職工最后折算的現金也會越高。
這樣也會刺激社員們更加努力干活,形成越發展越好的良性循環。
而在蘇文宸解釋完之后,下面的社員立刻紛紛議論起來。
不少人已經開始算是成立生產小組參與承包劃算,還是跟以前一樣跟著生產隊集體上工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