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江南第一祠
姜愿笑著說:“我小時候不懂,真以為紫薇樹怕癢,后來長大了上網查才知道,是摩擦產生了震動。紫薇樹樹皮太薄啦,你看這棵紫薇樹的樹皮都脫完了,在觸碰的時候產生的傳導性能導致的震蕩。你再看對面這棵老桂花樹,其實最初的時候不是一棵樹,我聽長輩們說,當初種下的是四棵桂花樹,現在四棵桂花樹已經融為一體了,我們又叫它四季富貴,四個樹干擺出的造型特別像椅子靠背,就有上去靠一靠,就能四季平安,帶著富貴離開祠堂的意思。一般我帶朋友過來參觀祠堂,離開的時候都叫他們靠一靠桂花樹,畢竟祠堂以前是放置祖宗牌位的地方,多少有些陰氣重,參觀完祠堂離開靠一靠桂花樹,就能化解在祠堂沾染的陰氣。”
“再跟你說過八卦,我有個高中同學是屯溪人,她每次來呈坎玩,離開后自駕回屯溪,都會被導航帶偏。她跟我說她每次開車前導航都好好地,不覺得有錯,可是導航從來沒有給過她最佳的回城路線,總是給她帶到小路上,她最近一次來呈坎,逛完祠堂靠了靠桂花樹,回程的導航才是來時的陽關大道,她特地打電話跟我吐槽這件事,說呈坎有點邪乎,不愧是八卦村。”
程渝白淡笑,他當然不會封建迷信:“你這個同學頗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的勇氣,既然覺得邪乎,別來就好了,為什么還要來這么多次?”
姜愿也笑:“因為她是個小財迷。村口永興湖旁邊有兩尊辟邪鎮宅的神獸,類似石獅子,叫tun,傳說這個tun是紫微星下凡的時候帶下來的圣獸,摸一摸就能帶來財運和福氣。偏偏我這個同學每次來摸一摸,回去都能暴富大掙一筆,她就越來越相信傳說,一旦時運差點,就開車來呈坎摸一摸神獸,回去就又時來運轉了,每次都興奮地給我打電話,說呈坎的神獸有點厲害的,她又發財了。現在那兩尊神獸都要被求福求財的游客們摸到包漿了。”
兩人邊聊邊走進祠堂繼續逛,因為沒有導游,程渝白掏出手機查百度,對這座號稱江南第一祠的羅家祠堂做更深了解。
百度百科介紹,羅氏祠堂占地約3300平方米,前后三進,層層升高,氣勢非凡。第二進是大廳,前方六根方石柱巍然聳立,石柱之后是二十四根圓木大柱,堂中四根大立柱一人難以合抱。上面檁梁重疊,橫直交錯,正中的冬瓜梁粗大莊重,現堂上還掛著一塊匾額,上書“彝倫攸敘”四字,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所書。大廳高大的板門照壁后又是一個天井,其后第三間才是寶綸閣。寶綸閣是整個祠堂的精華部分,相傳主持續建此祠的羅應鶴,明萬歷間曾任監察御使和大理寺丞等職,深得明神宗龐信。
寶綸閣由三個三開間構成,加上兩頭的樓梯間,共十一開間,吳士鴻手書的“寶綸閣”匾額高掛樓檐。天井與樓宇間由黟縣青石板欄桿相隔,石欄板上飾有花草、幾何圖案浮雕。三道臺階扶欄的望柱頭上均飾以浮雕石獅。臺階上十根面向內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幾十根圓柱拱立其后,架起縱橫交錯的月梁。圓穹形的屋面和飛揚的檐角,梁柱之間的盤斗云朵雕、鏤空的梁頭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繚亂,而又美不勝收。橫梁上彩繪圖案優美、色彩絢麗,雖歷四百余年,至今仍鮮艷奪目歷久不凋。寶綸閣左右兩邊為登樓的樓梯,登上三十級木臺階,只見樓上排列整齊的圓木柱,屋頂閣柵外露,飾以水磨青磚。此外為呈坎村的最高點,可遠眺黃山天都、蓮花兩峰煙云。寶綸閣以巧妙的結構,精致的雕刻,絢麗的彩繪,集古、雅、偉、美為一體,堪稱明代古建筑一絕。
程渝白一邊看百度百科,一邊實地欣賞徽派斗拱、月梁、闌額的精美和特點,拿著單反相機近距離拍下來回去研究。
剛逛完走出祠堂,姜愿就接到奶奶打來的電話,讓他們先去吃午飯,下午再繼續逛。
姜愿一回奶奶家,就問奶奶燒了什么好菜?
八仙桌上,有火腿蒸豆腐,辣椒炒臭豆腐,地三鮮,太白魚頭,生炒小青菜,還有雞蛋炒粉絲。
馮修音系著圍裙,問姜愿還不要喝飲料?說村口有買咖啡的店,雖然那玩意兒老苦了,也不知道有啥好喝的,但年輕人喜歡,馮修音打算去給孫女買。
姜愿搖頭:“奶奶,不用,那個要當下午茶喝提神用。”
三個人坐下來吃飯,馮修音不停地給姜愿夾菜,偶爾也會給程渝白夾菜,農村老人家的好客,在馮奶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馮修音還和姜愿吐槽:“那個什么咖啡,奶奶嘗過,是一點都不好喝,可是老孫家的兒媳兒媳婦在村口開了一家咖啡店,天天都有年輕小姑娘小伙子坐在那里喝,死貴死貴的,現在的小孩子真是沒吃過苦,喜歡自找苦吃。”
姜愿和程渝白都笑了。
馮修音又說:“但奶茶還是不錯的,那個蜜什么城的,9.9兩杯,還不錯。”
姜愿來了興致:“叫蜜雪冰城,奶奶,誰請你喝了?”
馮修音說:“誠誠每個星期放學回家,都要點,我問他好不好喝,什么味道,他就多買了一杯,確實好喝,夏天的時候比吃雪糕要好,現在的雪糕也死貴死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