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艄公

      離開云和城的北宮余曦看著一直在前方步行的七夜,最終還是忍不住內心的好奇,開口問道:

        “公子,我們為何不選擇御空趕路呢?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也會輕松許多啊。”

        聽到北宮余曦的疑問,走在前方的七夜停了下來,并轉過身來,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輕聲回應道:“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請教北宮姑娘一個問題。

        在你走過的這一路成長歷程中,你可曾遇到過那些能夠令你打從心底里認為美的景色?”

        北宮余曦聽聞此言,微微皺起眉頭,開始在腦海中回憶自己所經歷過的種種。然而,經過一番思索后,她卻緩緩地搖了搖頭。

        畢竟自己除了這次的意外,她還未出過朝瑤山。每日都是循規蹈矩的修煉,學習。

        七夜見狀,輕輕拍了拍身旁小白的腦袋,隨后微微運轉氣息,引發了一縷輕柔的微風。

        伴隨著這股微風,他的聲音也如同風一般飄入耳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不知北宮姑娘對這句詩有何感想?”

        北宮余曦靜靜地聆聽著,許久之后,她才深深地呼出一口氣,由衷道:“此句極好!”接著,她若有所思地看向七夜,似乎在等待他繼續說下去。

        七夜嘴角微揚,接著說道:“若是我告訴姑娘,這如銀河般壯闊的瀑布乃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并非人力所為,而后又有人在此題詩,那么姑娘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女子沉默了。

        七夜繼續說道:“在修行者中,我可能算是比較怪的人,別人都說修行就要遠離紅塵,一心只有大道。可是我不允許自己這樣,修行者的眼界難道就一定比普通人高嗎?

        普通人見過的美景,有些何常不是比一些修行者見的多。”

        “為什么有那么多實力早已是走在眾人前列的人越喜歡隱居?他們將自己融入進紅塵之里,就像個普通人。

        道理之所以是道理,很多人認為是因為寫的那個人足夠的讓眾人信服,其實不然。

        就像我剛才念的那句詩,每個人的眼界都不同,當一個眼界比你高的人,他說的話你會往往認為是有夸大的成分,但人家卻是個寫實派。”

        “修行者也是蕓蕓眾生的一部分,并不是超脫于世俗,我很喜歡一個人說過的一句話:當你累了,那你就出去走走看,總有能讓你心動的一幕。”

        話言盡于此,七夜也沒有繼續多說,隨手從路邊的樹摘下一片樹葉,然后塞進小白的嘴里。小白汪汪的叫表示抗議,對此七夜哈哈大笑。

        ……

        “這位公子,可是要渡河啊?”只聞一聲呼喊傳來,循聲望去。

        但見湖中心處,一艘小船正快速朝著岸邊駛來,船頭站著一名身披蓑衣的艄公,此人一邊劃船,一邊大聲吆喝著。

        七夜大聲道:“老丈,你看人真準!”

        那艄公聞言,哈哈一笑,“先上來躲躲雨吧”。

        只見老丈而后伸手提了提身上的蓑衣,接著雙手握緊撐桿,用力向后一揚,船速頓時加快不少。

        看這艄公年歲頗大,但這一連串動作卻是行云流水,絲毫不見生疏。

        待到船只靠岸,七夜與北宮余曦登上小船,向那老丈道謝一番。老丈微笑點頭,隨即生起火爐,好讓二人烘烤身上被雨淋濕的衣物。

        在此期間,通過與老丈的交談,七夜也了解到老丈的兒子和兒媳早些年便已離世,僅留下一個孫女與他相依為命。

        看著眼前這位健談的老人,七夜并未追問其家人去世的緣由,而是端起老丈煮的一碗姜水,輕抿一口,隨后開口問道:“老丈,您可曾聽聞過朝瑤山?”

        “朝瑤山……”聽到這個名字,老者臉上浮現出思索的神情,道,“莫不是那座傳聞中神兵利器盛產之地?”

        七夜想著這朝瑤山的聞名之處,點了點頭。

        見七夜點頭,艄公更是來了興致,語氣也變得有些激動起來:“那老漢我就聽說過,不是我跟你們吹噓啊,

        我曾經還搭過跟你們一樣的人呢,他們的目的地也是去往那朝瑤山。”

        說到這里,艄公稍稍停頓了一下,低聲繼續說道:“有的人回來的時候啊,老漢我可是瞧了個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