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 第1175章 朝廷來人2

      第1175章 朝廷來人2

      陳家旺那不卑不亢的模樣,讓曹公公和他身后的兩人都有些意外,要知道,通常情況下,老百姓見到官員都會嚇得瑟瑟發抖,連說話都說不利嗦,更別提直視官員的眼睛了。

        可眼前這個年輕人卻與眾不同,他不僅沒有絲毫畏懼之色,反而竟敢直視曹公公的眼睛,仿佛他面對的并非是什么達官貴人,而是與他平等的普通人一般。

        周圍的百姓們見陳家旺一直跪著,而那幾位官員又遲遲沒有讓他起身,心中不禁為他感到擔憂。他們以為陳家旺即將大禍臨頭,紛紛搖頭嘆息,替他惋惜。

        “陳家鋪子的吃食味道好價格實惠,我特別喜歡吃他家的東西,可惜啊......”一個人小聲嘀咕道。

        “是啊!誰說不是呢!真不知道他怎么會招惹上這些大人物的!”另一個人附和著說道。

        盡管他們只知身穿官服的男子,是他們的縣太爺,對另外三人的身份一無所知,但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以及身邊跟隨的侍衛來看,也能猜到他們地位不凡。

        重要的是,其中一人還是個太監,這讓他們意識到,這些人很可能來自皇宮,身份尊貴無比。

        因此,路人們不禁為陳家旺捏了一把汗,擔心他會因為得罪這些大人物而遭受不測。

        “陳掌柜不但為人善良和藹,還心軟,上次我就見他給一個乞丐端了滿滿一大碗吃食呢!臨了,還給了幾十個銅板,叮囑那人搭牛車回家鄉。”

        “是啊!是啊!我也遇到過他伸手幫助別人,雖然貴為掌柜,卻一點架子都沒有,可是難得的大好人啊!”

        眾人小聲地議論紛紛,但每句話都清晰可聞。

        兩位大人也沒想到這個看似平凡的百姓,卻懷有一顆拯救世人的善良之心。或許正是因為這份無私和善良,他才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賺錢之道無償獻給朝廷。想到這里,他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要是朝廷里那些只會貪圖享受的大臣們都能像眼前這個年輕人一樣,多為老百姓考慮一下,為他們謀取一些福利,那該有多好啊!這樣一來,我們大夏國距離繁榮昌盛、國泰民安還會遙遠嗎?那些可惡的蠻夷人也就不敢再屢屢騷擾邊境,讓老百姓整日惶恐不安了。

        曹公公對陳家旺的膽識十分贊賞,心中暗自思忖:如果此人當年有機會進入私塾讀書,考取功名,肯定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想到這里,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一抹笑意,決定回宮后,就把這件事告訴皇上,讓他也聽聽這新鮮事兒。

        收回思緒,他便從懷里取出一個長方形的匣子,明黃色的圣旨立刻呈現在眾人面前。

        只見他將制作精巧的匣子遞給身旁的侍衛,然后緩緩打開圣旨。在陽光的照射下,明黃色的圣旨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令人無法直視。

        人群中不乏有讀書之人,當他們看到那明晃晃的圣旨時,立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見此情景,其他人不禁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滿臉疑惑地開口問道:“你們這咋還跪上了?”

        “快跪下,那可是圣旨,腦袋不想要了啊!”一旁的人焦急地提醒道。

        “啊!圣旨?”聽到這話,那人本能地就跪在了地上。

        畢竟那可是圣旨,如果不跪,那就是藐視王法,可是要殺頭的,他們只是普通老百姓,誰敢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啊!

        說話間,所有看熱鬧的百姓紛紛跪了下來,一時間烏泱泱一片,那場面相當壯觀。

        曹公公沒想到,鄉野間的百姓竟然如此懂禮數,著實有些意外,對芙蓉鎮這個小地方的好感,噌噌上漲,輕咳一聲,便開始宣讀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廣陵縣芙蓉鎮,竹溪村村民陳家旺,主動把暖棚技術獻給朝廷,此舉乃大愛,特賜白銀五百兩,御筆牌匾一塊,欽此。”

        讀完后,他看向眾人,笑著說道:“陳家旺接旨吧!”

        陳家旺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能得一塊皇上親手所寫的牌匾,這已經讓他感到十分榮幸了,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五百兩銀子,相當于藥田兩年的收入了,心中不禁樂開了花,連忙磕頭謝恩。

        "草民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曹公公揮手示意,將圣旨和五張銀票一同遞給陳家旺。

        話音落下,兩名衙役揭開了牌匾上的紅綢,“積善之家”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展現在眾人面前。

        然而,周圍的百姓卻仍然沉浸在那五百兩銀子帶來的震撼之中,無法自拔。天哪!他們一生都難以賺到如此巨額的財富,而人家僅僅獻了一條計策,就輕松獲得五百兩賞銀。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同一天街上做吃食生意的掌柜,還以為陳家這次遇到了大麻煩,鋪子開不下去了,這樣他們的生意也能好一些。

        結果卻大失所望,人家鋪子非但沒有關門歇業,反而還得了朝廷的賞賜,看來以后誰若是想打陳家的主意,要掂量一下了,免得到時偷雞不成蝕把米,得不償失。

        葉子辰見陳家旺只顧著高興,連忙提醒道:“陳掌柜,你還是第一個得到如此殊榮的人,還不快命人把牌匾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