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秦女皇的騎砍之路 > 第151章 趙肅侯應對之法

      第151章 趙肅侯應對之法

          犀首公孫衍眉頭微皺,雙目凝視著魏惠王魏瑩。

          作為魏王謀臣數年,魏惠王魏瑩的無知和自大,給魏國帶來巨大的災難,馬陵之戰的慘敗即是如此造成。

          然而,作為謀臣,作為諫官,公孫衍始終秉承恪盡職守的原則,為人臣,與君分憂。

          面對君王的固執,更要仗義直言。

          “稟告吾王,”公孫衍緩緩說道,“戎狄雖為蠻夷,但其勇過人,其力擋山,憑騎兵之迅,來去如蝗災卷席草木皆枯。”

          “句注塞于對趙國之重要,堪比函谷關對秦國之重要,兩者同理。此戎狄可破句注塞,非同小可,吾大魏尚且難以攻破函谷關。此戎狄之強,斷不可小覷了。”

          魏惠王魏瑩不以為意地揮了揮手,打斷了公孫衍的話:“公孫犀首,你多慮了。孤憑大魏武卒,難道還懼怕那些蠻夷戎狄嗎?”

          公孫衍沉思片刻后鄭重地說道:“吾王,趙國北地胡亂,若胡人真的大舉入侵,晉陽危矣。晉陽一失,趙國門戶大開,到時胡人即可長驅直入,對中原諸國都具威脅。”

          “那趙國豈有滅國之危?”魏惠王追問道。

          “若戎狄繼續南侵,趙國不敵,晉陽失陷,則吾國與韓國領地面臨戎狄入侵之危!”公孫衍繼續分析道。

          魏惠王聞言,神色凝重起來,若戎狄真能踏平趙國,下一個目標,必然便是魏國與韓國,公孫衍說得也是句句在理。

          公孫衍看到魏惠王略有動容,趁熱打鐵道:"吾王,若奏報屬實,趙國北境已成廢土,其軍民流離失所,國力大損。趙國已非吾國對手,今后趙國也無實力與吾大魏爭鋒!”

          “吾國,可以首垣邑等十二邑所失領地向趙侯索回,以派兵助其抵御戎狄。"

          "嗯?"魏惠王眉頭緊鎖,"助趙抗胡?豈不是便宜了趙侯。"

          "非也。"公孫衍搖頭一笑,"趙國自顧不暇,豈敢南顧。待胡人退去,趙國元氣大傷之時,便是我大魏北伐趙國之良機。此謂扶弱抑強之計也。"

          面對公孫衍的獻策,魏惠王略有所思。

          他緩緩起身,負手而立,凝視著諸國地圖,似在深思熟慮。

          良久,魏惠王轉身面向公孫衍,嚴肅地說道:"公孫犀首,戎狄在趙國之北,離我大魏領地尚有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