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 第十八章 繩子到手

      第十八章 繩子到手

          也正是因為他的介紹。

          老李才認識了陳慧英。

          聊到差不多時,阿泰就帶他們到隔壁的廢棄石頭房,去看那些養海帶的海帶繩和浮子。

          浮子全都是那種軟軟的白色泡沫,但每個都很大,單單浮子,就堆了一整個房間,還有一間是專門用來放海帶繩的。

          李多魚走過去一看,全都是可以用來海帶養殖的白棕繩,堆放的很整齊,足足有半間房屋那么多。

          白棕繩是用劍麻為原料捻制而成的,在這個時候,白棕繩屬于重要物資,國防、漁業、油田、森林、礦山這些部門都需要用到。

          這也導致價格不便宜,要是按供銷社賣的價格去買,李多魚估計得扒一層皮,買完棕繩后,就沒剩多少錢了。

          而以他前世的經驗,這些浮子和白棕繩,搞個20畝的海帶養殖,絕對沒有問題。

          不過在買二手棕繩前,李多魚還有一個擔心,就是這種浸泡過海水的棕繩,這么長時間沒用,有沒有變質變脆了。

          要是用變質的棕繩養海帶,一旦碰到大風大浪天,海帶肯定全給打海里去喂魚。

          李多魚蹲下來,仔細檢查了下這些棕繩,發現保存的很好,韌性和伸展性也還可以,看來有專門打理過。

          買來后,再撐個兩三年不是問題。

          而老李也拿起了根繩子,用力扯了起來。

          見這對父子很想從海帶繩挑毛病的樣子,陳阿泰趕緊說道:

          “質量肯定沒問題,我一直都有保養的。”

          李多魚也覺得質量確實沒啥問題,接下來,就是談價格了。

          “泰叔,這些加起來,三百賣不賣。”

          “就不能再多一點,以前我買這些設備的時候,可是花了快一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