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捅了三刀的老窩(求訂閱)

      第一百一十一章 捅了三刀的老窩(求訂閱)

          這種魚雖然跟紅雞魚有點像,但認真看的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這鸚鵡嘴、斑馬身,梅花鹿尾巴,是一種稀有魚的專屬特征。

          這種魚稀有到擔擔島的老漁民,一年都抓不到幾回,以至于到現在,連名字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叫法。

          有的漁民叫它“九條”,

          有的叫“金花”,

          還有些實在叫不來名字的,直接叫“水魚兒”,也就是漂亮魚的意思。

          李多魚不知道為什么叫三刀,而李曙光知道,是隔壁省的漁民,這么叫的。

          因為這魚多油脂,全身都是肉,清蒸的時候,最好切三刀,這樣才比較容易煮熟。

          且吃這魚時,最好不要把魚鱗弄掉,這樣可以鎖住油脂,吃起來的時候,口感更加的好。

          而這個魚由于捕獲量非常少,收購的價格也很高,可以跟魚販子直接談價格。

          李曙光記得,去年走貨還在盛行時,有漁民曾以一斤兩塊的價格,賣給了尚峰鎮的飯館。

          如果還是按這個價的話。

          李多魚單單這幾條魚,就可以賣不少錢,且隨著兩人繼續拉網,李曙光的心情復雜到了極點。

          一邊替多魚高興,希望他多捕點好魚,多賺點錢。

          一邊又嫉妒到眼紅。

          希望他捕獲的都是雜魚。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