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長夜諜影 > 第四十八章 借書之人

      第四十八章 借書之人

          抓捕閆建波的行動陣仗弄得還是挺大的,又是開槍又是使用手雷,不排除此事早就傳揚開來,并被接頭人所知。

          張鑫華并不希望案件偵破再次走向死胡同,他看向方如今:“這件事你怎么看?”

          “副組長,會不是提前或者是推后數天接頭呢?”

          理論上,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情報傳遞過程中,雙方約定的時間很多時候也會采取加密處理的方式,比如在表面約定的時間上做加減法,再進行進一步的轉換。

          這樣,即便情報被外人看到,也很難一下識破。

          張鑫華道:“提前還書還可以理解,但逾期了豈不是要留下痕跡?”

          這確實跟方才的推論有些相悖。

          方如今覺得思路應該再開闊一點,稍微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逾期還書要留下痕跡,還需要繳納滯納金,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是不會這么做的。但也不否認閆建波會反其道而行之。

          現在以‘王波’的名義借走的書只有這一本,無法進行對比分析并推導出規律,也不能確定兩人接頭的具體時間和方式。

          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應對方案:

          第一,也是就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種情況,接頭人被驚到了。如此,案子會暫時陷入僵局。

          第二,如果接頭剛好是一月之期,接頭人也許出現在了蔣進的視線之外,或者是他很善于偽裝,這就要對今天進入圖書館的人實施重點排查。

          蔣進的眼睛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盯在那本書上,難免有疏漏的時候,而對方恰好出現了,于是就錯過了。

          第三,如果是提前接頭,時間就要往前提幾天,排查的人員數量還要更多,難度也更大。

          第四,若是接頭時間推后,有蔣進在圖書館里盯著,我們還有機會。”

          張鑫華點點頭,打草驚蛇這件事確實不能妄下結論。

          方如今提到的后面三種情況是建立在對方未被驚到的基礎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