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第993章 發家秘史
第993章發家秘史
“許老,你們許家的祖塋怎會在城里?”方如今的話語中帶著不解。
許成宗微微一笑,捋了捋下巴上銀白的胡須。
“小長官有所不知,老家的確有我們許家的祖塋,但若論起老祖宗的百年吉地,還真就在這金陵城中?!?br/>
“明朝嘉靖年間,我們許家出了一位進士,官至禮部侍郎,人稱德厚公。他不僅文采飛揚,更以德行著稱,去世后便被葬在了這虎踞龍盤的金陵之地?!?br/>
“德厚公膝下有三子,可惜的是,他們并未能繼承父親的文采,屢試不第,終究未能步入仕途?!?br/>
說到這里,許成宗的眼神里閃過一絲遺憾,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老祖宗生前曾留下遺言,金陵雖繁華,但各方勢力錯綜復雜,他一旦撒手西去,此地對家族而言,便是是非之地?!?br/>
“于是,他囑咐后人,不如回到老家耕讀傳家,遠離紛爭。就這樣,我們許氏一門便遷回了老家,那里山清水秀,遠離塵囂,倒也落得個清凈。”
方如今聽得入神,心中那份隱約的猜測逐漸清晰起來。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他耐著性子,繼續傾聽許成宗的講述。
“有明一朝,許氏族人每年都會不遠千里,來到金陵祭奠先祖。然而,世事無常,清軍入關后,族人擔心那些韃子會挖墳掘墓,破壞老祖宗的安息之地,便悄悄地將墳塋移了位置?!?br/>
許成宗說到這里,語氣中透出一絲無奈與嘆息。
“后來,鞭子軍倒也沒有過多關注這處墳塋。族人都在慶幸,此事就這樣過去了??烧l知,人算不如天算。當時安葬之地選址只顧著隱秘,竟是十分的倉促,并未對地利多加考慮,將其葬在了河湖交叉的左近之地。”
“你們也知道,金陵多河多湖,自古以來便是水患頻仍之地。清代,不到三年時間,便要遭受一次水患的侵襲?!?br/>
許成宗的眼神變得凝重。
據有記載的史料,就知道金陵共遭遇大小水患64次,其中乾隆朝21次,嘉慶朝2次,道光朝15次,咸豐朝3次,同治朝4次,光緒朝18次,宣統朝1次。
平均算下來,的確是不到3年時間就要遭受一次水患的侵襲。
“水患最嚴重的表現為洪水灌入人口密集的城內,如據道光十一年六月十四、十九等日又復大雨如注,江潮涌灌,倒漾入城,貢院內水深自二尺七八寸至三四尺不等,大門外附近民房廬舍亦被淹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