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盤天萬年
天庭當中,諸多仙神業位的尊貴與否,便由此有了分野——能夠不在乎人王的存在,不會因為人王的令旨而搖曳的,便是最頂級的仙神,可稱為天君,稱為天尊等等。
更加平庸的那些帝王,就只能稱之為天子了,如那些天君天尊等,都能隨意給這位天子擺些臉色——而這位天子,也必須要借助那些天君或是天尊的力量,才能駕馭那些仙神的力量,以穩定人間的風雨。
至于說平庸之下,那些稱之為昏聵的,那就連天子,都算不上——帝位搖搖欲墜,在位的時候,得不到臣民的敬重,國中更是種種災秧頻起……不得不向人道之外‘割讓’更多的權柄。
這樣的昏聵帝王,接連出個一兩代,就能令先前數代人王的開拓之功,煙消云散。
而在這四等帝王當中,便是那第三等的天子,都有安撫人道之能——第二代的人王,統合人道,將各類人種聚之為一,更是本能一般。
可如驪女所言,那與漢相對的匈奴,非但不曾被漢人統合,更是與之糾纏數千年——漢之高祖,劉邦,也即是先前的劉三,都曾經被匈奴包圍。
這再怎么離譜,傳了兩朝的漢,也不至于連統合人道都做不到吧?
“匈奴和戎狄,可不一樣。”聽著敖丙的疑惑,驪女亦是解釋起來。
戎狄等等部族,雖然是人道之外,但其源頭,也還在人道之內,在贏秦的時候,就已經逐漸的重新融入人族當中,待到漢時,這些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和人道分裂的部族,也已經被漢人統合得七七八八。
可那匈奴,卻是徹頭徹尾的外來之人。
其源頭,根本就不在人道之內。
其乃是外來的生靈!
“北俱蘆洲當中,還有殷商之遺民,這一點,想來師弟也是知曉的。”驪女說著那匈奴的來龍去脈。
匈奴人落于大地,便在頃刻之間,化作萬萬——任何一個王朝,開國的時候,都是最為善戰的時候,可以漢之強,在開國的時候,都遜色于匈奴。
而在開國人皇劉邦死去過后,又是接連幾代人王,積累出一個人皇,傾數代之功,竭傾國之力,才將那匈奴之勢給壓了下去。
在之后,又是幾代人王修生養息,最后出了一個幾乎要堪比人王的雄才之輩,才將匈奴給徹底的撲散——可就算如此,那匈奴,也依舊是散而不滅,一代一代的和漢朝糾纏著。
直到現在,那匈奴,都還在那漢朝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