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李千秋

          說話的是右相段克儉,他也是五皇子的外公,瑾妃的生父。

          岑子岳才不怕這老頭子,他哼了一聲:“右相為何阻攔本王?難道為大祁的公主洗刷清白,不是一件天大的事嗎?”

          段克儉沉下臉來:“老夫并沒有說為公主洗刷清白不重要,老夫是說,不應在這個時候!反正當事人又不會跑,等壽宴過了,明后日再處理也是一樣!”

          岑子岳冷笑道:“是嗎?如果未來某日,有人污蔑你這個右相貪污禍國,那你也別著急,反正當事人不會跑,過幾天再澄清也是一樣——你會這么心寬嗎!算了吧!到時候,你段克儉怕是哭著跪在陛下跟前,鼻涕垂三尺長,要求馬上澄清!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擱!”

          底下很多人都想爆笑,但是畢竟涉及到右相,他們不敢笑得太張揚,于是一個個被憋得奇形怪狀,或是裝作咳嗽或是佯做飲酒,看上去很不成樣子。

          段克儉一張老臉漲得紫紅,竟是一句話都反駁不得!

          景元帝最欣賞這個弟弟的,就是他這氣死人不償命、一針見血的毒舌,于是他笑笑,轉而看看皇后:“今天畢竟是皇后的壽辰,要不要立即澄清,這得看皇后的意思。”

          皇后平靜地說:“陛下,玉兒的清白,比臣妾的生日重要得多,就算壽宴就此中斷,臣妾也不會退回到三十九歲。”

          景元帝被她這說法給逗樂了,他點點頭:“好吧,傳李千秋和潘五!”

          欹月齋的位置很巧,正好就在大內跟前不遠處,所以騎馬傳喚的速度非常快。

          沒多久,李千秋就被帶到了龍明殿。

          “草民李千秋,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景元帝仔細看了看,李千秋四十出頭,不算多壯碩,消瘦的身板卻挺結實,臉看起來不像普通商人那樣油滑,卻有一種難得的淡定從容。想來,是個經得起大事的人。

          岑子岳做主審官:“李千秋,你是欹月齋的掌柜,對嗎?”

          “是。草民在欹月齋干了十五年,做掌柜也有十年了。”

          “嗯,我問你,六天前,也就是七月初一那天,你去過甄大將軍府,對嗎?那天你在甄府做了什么?呆了多久?”

          “回王爺的話。每個月的月初,草民都得帶著賬本,往東家走一趟。這是老規矩了,因為要讓東家知道上個月買賣做得怎么樣。”李千秋說,“那天草民是一大早到的甄府,草民和永泰公主看完了賬本,又談了談鋪子的經營,就已經是日中時分了。公主十分客氣,定要留草民吃一頓午飯,所以草民恭敬不如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