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愛屋及烏,惡其余胥。天狗、繡花鞋行偷竊、打劫之事,在墨家鉅子禽滑釐心里,他們主人范雎的品行,也一定有缺。心中感慨范雎丟了他老師鬼谷子顏面同時,禽滑釐略一沉吟開口說道。“‘贖刑’之法起于堯舜,我墨家雖不贊同,但也不會忤逆先賢。”“凡偷盜、搶劫者,交十倍于物品的錢財可以免除責罰!”古代刑法中,允許犯罪的人繳納一定的財物抵免刑罰,這個制度就是贖刑。贖刑起源于傳說中的堯舜時代。《尚書·舜典》有云:“金作贖刑”。戰國時期的司法實踐中:案情有疑問而無法查清、定罪量刑遇到困難,無法確認犯罪者“意善功惡”時,墨、劓、刖、宮、大辟都可以用金抵免。其中最著名的是司馬遷一案:司馬遷被處宮刑,本可以用錢贖刑,但由于家貧不足以自贖。可悲、可嘆!聽到自己有望脫罪,半拉兒天狗和繡花鞋趕忙大聲央求。“還請范丞相大發慈悲救救我們!”“要是能逃過今日,我倆寧愿當牛做馬全力報恩!”如今的范雎也是“騎虎難下”,不理會苦苦哀求的兩個小賊,而是輕聲詢問押解他們的戰爭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