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新官路商途女主 > 第三百七十章 唐公子的調研參觀

      第三百七十章 唐公子的調研參觀

          一座嶄新的工業新鎮,正在宿云山北麓的土地上冉冉崛起。

          相比較已經建成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八家港資、臺資企業,蕭良其實更看重一百八十余家小微制造企業的發展潛力。

          雖然這一百八十余家小微制造企業,投資加起來可能才僅有一億多點,都不及一家外資企業,但在蕭良的眼里,這些才是地方產業發展真正的種苗。

          蕭良也從來都不覺得,傳統的輕工制造就出不了大企業,關鍵還是看經營主的堅持與地方上的培育。

          南亭工業園目前主要做的事,就是盡可能在招商引資時,就多考慮產業配套的完善,高瞻遠矚的推動產品設計的發展,推動廠商樹立品牌經營的意識。

          嘉樂科技的爆雷,引發東洲市整個保健品行業動蕩不堪,在一定程度上也未嘗就沒有一點好處。

          其中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會有相當一批初步具備市場營銷理念、經受市場初步鍛煉與檢驗的人員,從保健品行業被擠溢出來,進入其他各行各業。

          單嘉樂科技這次被裁的東洲籍銷售人員,就高達三千人;其他保健品廠商限于自身的實力,更是主要聘用本地的銷售人員,這次總的裁員規模更大。

          這些人受到保健品行業超高利潤的刺激,這次就算被裁員擠出保健品行業,但大部人注定不會甘愿從事平庸的基層職業。

          比如趙紹良、杜學兵、葛建國這些人,就算他們沒有臉在云社或獅山待下去,走出去另謀生計,真的就會從此甘于平淡,在哪個工地做一輩子的泥瓦匠,或者進工廠打工?

          不可能的。

          羅學嘉腦部神經受損,說話就控制不住會流口水,還搞了兩臺二手設備從頭做包裝印刷呢。

          這些人進入各行各業,帶動那些中小微企業以更野蠻的姿態,在商品經濟洪潮中橫沖直撞,會伴隨很多的弊端,但在這個年代,為地方產業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總是利大于弊的。

          蕭良被堵了一個正著,卻也不愿花費太多的精力應付唐逸凡、秦思思兩人,簡略介紹了南亭實業以及南亭工業園的發展現狀,就找借口將他們禮送出門。

          待他們離開后,之前沒有露面的何雪晴、徐立桓、紀紅群、吳啟麗等人,這時候也都忍不住好奇心,跑到蕭良辦公室里來閑扯。

          市委組織部長的公子唐逸凡之前都不認識這里,也都沒有提前打招呼,卻突然跟著妻子、云社鎮黨委副書記秦思思跑到南亭實業來調研參觀,多少叫人好奇。

          張斐麗想到之前的尷尬,忍不住朝蕭良嗔怨道:“你也真是的,剛才敲我辦公室的門,也不提前說一聲秦思思跟你在一起,害我丟那么大臉!”

          “你說什么來了,丟啥臉了?”何雪晴坐在沙發上,八卦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