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馬大人任翠微城縣令多久了?”

      “先父去世后,下官接任縣令,已經兩年了!”

      又是一個子承父業的好男兒,對于翠微城的這種情況,唐庸除了感嘆,實在不知該說什么好了!

      不多時,兩人上了城樓,那殷紅的血跡,破碎的磚墻,無聲地訴說著翠微城軍民的英勇與頑強。

      可唐庸卻瞬間被箭垛下一筐筐的火雷吸引住了目光,心中的驚訝之情溢于言表。

      這些火雷造型各異,做工精致,大小與后世的手榴彈差不多,那引線也與在白云城見過的有所不同。

      “這是......”

      唐庸取了一個竹筒制作的火雷放在手中掂了掂,十分輕便,就是不知道威力怎么樣。

      “這是天火雷,翠微城能抵擋匈奴人兩個多月,這批天火雷功不可沒!”

      馬縣令擔心唐庸害怕,趕緊解釋道:“大人放心,天火雷十分安全,即便點燃引線一時半會也炸不了!”

      唐庸猛然回過頭盯著馬縣令,驚訝道:“什么?”

      點燃引線也不會立刻爆炸?

      這特么不就和后世的手榴彈差不多嗎?

      翠微城居然有這樣的黑科技?

      “這些引線都是特制的,落到城下才會爆炸,而且天火雷內里除了火藥外,還有碎石鐵屑,殺傷力不小!”

      馬縣令見唐庸對天火雷如此感興趣,急忙將所知道的和盤托出。

      這特么不就是手榴彈嗎?

      唐庸強忍住內心泛起的驚濤駭浪,問道:“這些火雷是誰造的?”

      這些火雷如果能大量用在軍事上,整個大華朝軍隊的戰力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能造出這種火雷的必定是天才!

      “是蕭先生的兩個學生制作的。”

      提起蕭先生,馬縣令滿臉肅然,顯然這位蕭先生是翠微城中德高望重的人物!

      “蕭先生......這位蕭先生是?”

      這位蕭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

      從第一眼就讓唐庸感到與眾不同,到城門前,馬縣令率領百姓拜謝援助之恩,而蕭先生只是微微欠身!

      唐庸對他的好奇心越來越強烈!

      馬縣令滿臉尊崇道:“蕭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若不是得他教化恩澤,翠微城百姓也不能安居樂業!”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博古通今,教化恩澤?

      光是聽著馬縣令的介紹,唐庸便不由得心馳神往,倘若他所言屬實,那真是神仙一樣的人物!

      兩人走到城樓上,又隨意聊了些翠微城的情況,多半圍繞蕭先生展開!

      唐庸越聽越是心驚,越聽越是好奇,感嘆道,恐怕孔明再世也不過如此!

      說著話,杜南望出現在城樓,邀請道:“庸二爺,馬大人,蕭先生在縣衙準備了酒宴,為諸位遠道而來的將軍洗塵!”

      不等唐庸開口,馬縣令搶先道:“唐將軍不辭艱辛,救我翠微城百姓于水火,薄酒一杯,請將軍不要推辭!”

      “好!唐庸卻之不恭!”

      此刻唐庸只想再見見那位蕭先生,看看他是不是馬縣令說的那么神!

      在杜南望的帶領下,唐庸,馬縣令穿街過巷來到縣衙前。

      縣衙前的布告欄上貼著許多告示,新的舊的,重疊在一起。

      既有刑案糾紛的公示,也有農時節令的提醒,顯示這座縣衙絕不是一個擺設,它真真切切地造福了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