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唐庸公審杏妃母家侵地案在京城官場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這個消息猶如一束陽光刺透了壓在百官心頭的陰霾!

      國家已經千瘡百孔,百姓處于水深火熱,正需要一人力挽狂瀾,扶大廈于將傾!

      而顯圣公正是最好的人選!

      不僅因他在皇帝心中的分量頗重,更因他一貫以來表現出的大仁大義,憂國憂民的胸懷!

      謝敏等人已知唐庸返京,日日派人過來打探消息。

      得知他從招州回來后,不約而同地趕了過來,連久未露面的小爵爺林澄也出現在國公府。

      “到底怎么回事?”

      唐庸遠離權力中心許久,百官絕不會無緣無故跑來堵門。

      謝玉便將皇帝諸多不得人心的舉措說了一遍,聽得唐庸直皺眉頭。

      他不解道:“皇帝天資聰慧,向來勤政愛民,不至于如此驕奢淫逸吧?”

      謝玉嘆了口氣道:“皇帝如今的作風我們實在看不明白,其實他心里比誰都清楚,可做出來的事情卻實在荒唐!”

      胡大莽也道:“陛下近來舉止實在詭異,他絕非是性情大變!現在想想,其實他的許多變化都早有征兆,只是當我們反應過來時,已為時已晚!”

      林澄默默地喝著茶,曾經的明媚少年,現在看起來越發的深沉。

      謝玉道:“若不是二爺,恐怕誰也不敢去動李家,更不會料到二爺公審李家后,皇帝不僅不責怪,反而頒下旨意予以支持!

      百官正是看到了二爺對皇帝的影響力,才希望二爺重返朝堂,時時規勸陛下,使我華朝免生動亂!”

      唐庸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看來皇帝是絕頂聰明的人。

      而且登基以來勤政愛民,夙興夜寐,是難得的好皇帝,怎么會突然間不顧百姓死活?

      見林澄一言不發,唐庸微笑道:“小爵爺,你怎么看?”

      林澄深深地看了唐庸一眼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也許現在的皇帝才是他最真實的樣子?”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心中都咯噔一跳,面露詫異。

      如果說皇帝之前那勤政愛民的樣子都是裝出來的,那皇帝的城府之深,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唐庸疑惑道:“小爵爺怎會有這樣的看法?”

      然而林澄又不說話了,只是自顧自地喝著茶,似乎這世間的一切與他無關。

      唐庸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我總是要去見見皇帝的!”

      幾人久別重逢,都有許多話要說,一直開懷暢飲到深夜。

      又過了兩日,抗倭軍將領徐勝領兩百親兵回京述職。

      這是繼顯圣公再露鋒芒之后的又一樁盛事,百官都喜出望外。

      皇帝命三品以上官員出城迎接,百官欣然前往。

      收到消息的百姓也自發地走上街頭,迫切地想一暏這位抗倭名將的風采,街頭一派喜氣洋洋。

      半年時間基本肅清了東南倭寇,據說戰損不過五十多人,還給京城送來了三百萬兩銀子!

      不得不說,這輝煌的戰績足以與當年顯圣公西南剿匪相提并論了!

      “來了!”

      候了半個時辰的官員本已昏昏欲睡。

      可見到地平線上出現的一隊人馬,立刻精神大振,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徐勝回京,毫無疑問將加官進爵,而且百官對此是心悅誠服的。

      只希望他回京后,也能為混沌的朝局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郭追忽然驚訝道:“徐將軍......他怎么下馬了?”

      大概徐勝也注意到了迎接他的儀仗,竟然下馬步行。

      謝敏贊賞道:“勝而不驕,居功而不自傲,實在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