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皇家下定這一日,謝濟緊趕慢趕地駕著馬車,載著平安進了京,卻被下定的隊伍攔在了門外。

      下定之日,殷稷祭告宗廟,親選正副使臣,擇吉時入謝家門。

      正使為品德方正兒女雙全的中書令趙倉滿,副使為年前才冊燕王的先皇十七子殷昉。

      一為朝中肱骨,一為宗親棟梁,可見選人之用心。

      浩浩蕩蕩的下聘隊伍天不亮便自西華門出宮,沿著白虎街繞過小半個京城,趕在吉時前抵達謝家門口,謝父攜家中男丁已然候在門口右側(cè),見天使至,紛紛俯身跪拜。

      玉春上前攙扶:“天子有令,特賜二老面圣不跪之權(quán)。”

      趙倉滿與殷昉翻身下馬,抬手與謝父道喜:“多年不見,謝老仍如當年,恭賀今日大喜?!?br/>
      “同喜,同喜。”

      吉時至,號角起,趙倉滿對謝父點頭示意,隨即正發(fā)冠,理衣襟,宣讀圣旨,隨著他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儀仗隊分列兩側(cè),將身后浩浩蕩蕩的下聘隊伍露了出來。

      “朕承天序,欽紹鴻圖,經(jīng)國之道,正家為本。夫婦之倫,乾坤之義。實以相宗祀之敬,協(xié)奉養(yǎng)之誠,所資惟重,祗遵祖宗命。遣使持節(jié),以禮采擇~~~”

      謝父率眾人謝恩,玉春接過趙倉滿的差事,開始宣讀下定冊子,雖然朝臣都知道,從謝家抄來的東西,早就被皇帝在三年間陸陸續(xù)續(xù)都還了回去,可皇家大婚,素來就不只是結(jié)兩姓之好,更關(guān)乎到皇家顏面,也是彰顯大周財力的機會。

      所以擬定聘禮冊子時,宗正寺和禮部毫不手軟,。

      “天子賜——黃金兩百斤,白銀萬兩,玉器二十件……”

      隨著他的高聲唱和,禁軍抬著大紅箱子,穿過長長的人群,將聘禮流水一般送入謝家。

      圍觀百姓們鴉雀無聲,皇帝大婚十分難得,大多數(shù)皇帝都在登基前便已經(jīng)成家,成婚后最多是封后,眼下這般場景,莫說尋常百姓,就是王侯公卿,可能也是第一次見,實在是開了眼界。

      玉春的聲音從高亢嘹亮逐漸變得沙啞,連忙換了人繼續(xù)宣讀,只是從早上到晚上,宣旨太監(jiān)個個累的聲音嘶啞,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單子卻還沒有讀完。

      最后隨行的內(nèi)侍已經(jīng)無人可用,燕王索性自己上手,將剩下的單子讀完了。

      圍觀的百姓已經(jīng)換了一茬又一茬,連他們這些看得人都累了,更何況是身處其中,始終秉持禮節(jié)的謝父和趙倉滿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