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在姚雨葭的精心策劃下,新小區不僅以其獨特的別墅設計和低密度住宅環境吸引了眾多購房者,更以其高品質的建筑質量和完善的配套設施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銷售現場異常火爆,每天的成交量都在穩步增長。

      沈自強和姚建國兩家長輩看著這一切,心中不僅僅已經開始相信兩個年輕人很能賺錢,還充滿了成就感。

      蓋房子不是什么事,農村每天都有人蓋房子,可能蓋這么多,還賣這么貴的,卻少之又少。

      在房子大部分還在按套賣,一套萬兒八千的時代,省城這個小區,沈秋生直接定了開盤價,一平方八百塊。

      比起浦江的房價,那肯定是差遠了,但在省城已經不算便宜。

      因為小區里的房子都在一百平方以上,買下來最少要拿八萬塊錢,這幾乎就斷絕了工薪階層在這里買房的可能。

      他們甚至會覺得除非瘋了,否則誰會多花幾倍的錢買房子啊。

      什么環境好,能當飯吃嗎?

      房型好,再好又能好到哪去,不都是水泥磚頭壘起來的。

      而真正有點錢的人才明白,這個小區的好處。

      因為價格貴,所以普通人買不起,因為普通人買不起,能住進來的人非富即貴。

      雖然姚雨葭沒有刻意去宣傳,但省城不少有錢有勢的人,都提前預定了。

      所以開盤拿出來賣的房子,其實并不多,甚至需要爭搶才行。

      沒幾天的時間,小區就宣布所有房產售罄,讓省城人民大大的被震撼一把。

      這才多長時間就賣完了,那么大個小區,少說也有幾百套吧?

      沒買到的,猶豫中的,此刻都懊悔不已。

      這么好賣的房子,買下來肯定不會吃虧,轉手說不定還能大賺一筆。

      最重要的是,住進去的能是一般人嗎?

      住在那里,人脈關系都會拓展的比外界順利,這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有人還到處打聽百川房地產開發公司是哪一家的,讓他們抓緊搞個二期出來,哪怕價格更貴他們也認了。

      但沈秋生和姚雨葭還是很低調的,房地產公司一直沒有掛自己的名字,能查到的基本上只有施工隊人員。

      不過姚雨葭自己倒還挺想搞個二期的,這賣房子比想象中簡單的多啊,準確的說,是沈秋生教的好。

      打廣告是干嘛的,一是告訴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用到什么,二是告訴人們什么東西能讓你提高檔次感。

      姚雨葭打的廣告就是用了第二條準則,告訴那些有錢有勢的人,能住進這里代表著什么。

      不需要說太多,自然有的是人愿意來買。

      但姚雨葭沒有擅自做主開盤二期,畢竟按沈秋生說的,房地產行業還沒發展好,先囤囤地倒是可以,偶爾做一些比較有賣點,能快速收攏資金的小區也行,但大面積的去蓋就沒必要了。

      房地產這個行業是典型的回收資金慢,尤其這個時代還沒流行什么首付,預售,都是現房蓋好了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