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被賣了

          他讀了一下標題,接著不緊不慢的道“樣板先行里制定下來的每個施工環節的時間,就是制作一二級節點的基礎依據,用流水節拍圖定下整個建設過程的工序之后,就可以把各個環節的時間填進去,最后就能得到整個流程的時間節點表,這個表就是工程系統用來管控工期進度的工具。”

          “好!”

          羅陽的話剛說完,蔣方杰就喊了出來“這是個好東西!”

          梁興民也點頭“老蔣,就在金蘭苑二期和浦東那個項目上搞樣板先行,爭取兩個項目結束后就把我們自己的標準工期給搞出來!”

          標準工期這玩意,其實早就有這一說法,只是每個公司都有點不一樣。

          譬如萬科,常年跟著他做的總包單位施工水平在那里,他最初的標準工期就是按照這個水平制定的,當然,即便后來換了別的總包來,他也是用這套標準來要求人家。

          有時候遇上水平差的,往往就會發生延誤工期的事情出現。

          又譬如某碧,起初標準是拿地后100天開工,200天開盤,后來標準工期又壓縮到拿地后180天開盤。

          你以為這就是最牛的了,不,還有更魔幻的。

          他們最后一路狂奔到13579標準體系,這意味著要拿地后1個月開工,3個月景觀示范區和樣板房對外展示,5個月預售,7個月現金流回正,9個月清盤。

          現在金城地產要做的也是這個,有了樣板先行的這套方法,完全可以依據熟悉的總包單位的施工水平來制定一套各個工序的工期標準。

          在這之前,全憑經驗,俗稱跟著感覺走。

          一層樓的砌筑從綁扎鋼筋到立模,再到澆筑混凝土,混凝土的強度幾天可以上來,什么時候才能繼續往上蓋

          這些不光是梁興民和蔣方杰他們知道,下面的技術員都知道。

          所以項目的工期也就是這么推算出來的。

          但是不成體系,沒有標準!

          現在羅陽給出了樣板先行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正好順帶能幫著金城地產建立自己的工期標準,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