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平定三藩

          此舉傳遞出康熙對鰲拜擅權(quán)的危害性還是有所把握的。

          ……

          {康熙不殺鰲拜,是因?yàn)轹棸蓦m然專擅濫殺,但主要是針對原屬多爾袞、打壓兩黃旗的正白旗官員,而且史書上也未載明他有篡弒之跡。}

          {至于后來各種各樣的影視劇,如《康熙王朝》《鹿鼎記》,大肆渲染康熙突然駕臨鰲府,窺破鰲拜穿黃袍、欲篡位,那都是毫無根據(jù)的虛構(gòu)。}

          {鰲拜真有篡弒行為,哪怕是捕風(fēng)捉影,也必然會成為他罪證中最大的亮點(diǎn)。}

          {史料所記的鰲拜罪行,不免有康熙的大量注水,但康熙斷然不會忽視篡弒的罪名,僅此一條就可以把鰲拜一案弄成鐵案。}

          {鰲拜案主要是執(zhí)政權(quán)力之爭,康熙要真正親政,而鰲拜不情愿還政。}

          {也正是因此,康熙在案發(fā)后才讓鰲拜老死幽所。}

          {而四十四年后,康熙又特地追封鰲拜為一等男,并以其侄孫和親孫襲爵。}

          {之所以要為鰲拜平反,將自己欽定的鐵案翻過去,是因?yàn)轹棸葑允贾两K只有“柄政獨(dú)專”的意圖,繼續(xù)操控輔政的絕對權(quán)力,但并無獲取皇權(quán)、篡奪皇位、廢立皇帝的行為。}

          ……

          大唐。

          李世民從康熙的動作里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文帝?”

          還是自己?

          “一人上限全在其氣量如何。”

          “如陶罐裝水必不如海納百川。”